(作者)舒远
大多数美国人都曾坚信:不以爱国为基本国训恰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一切在“9·11”之后逆转……
美国原本并不以爱国主义著称。
被视为美国立国之本的美国宪法就对强国和爱国只字未提。不仅如此,它还通篇都在界定联邦政府权限,用不容置疑的形式把权力交给个人和地方。
而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移民法并不追究移民原因或动机。任何人,只要住满法定年限,未曾触犯美国刑法,就可申请入籍。可以猜想,至少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经济或其他什么原因,而不是因为如何热爱美国,才选择从形式上放弃母国,入籍美利坚的。
1994年,足球世界杯由美国举办,其中美国对墨西哥一战在有大量墨西哥移民的德克萨斯州举行。赛场内,90%的观众都给墨西哥队助威,而美国队则不得不在自己的领土上面对着压倒性敌意。
美国很多知名人士也都曾有过反美言行。赫赫有名的美国大知识分子、诗人伊兹拉·庞德就曾跑去给当时正与美国交战的敌国纳粹意大利作广播宣传,后来还曾诅咒美国为疯人院,干脆移居意大利,客死那不勒斯。著名黑人学者、作家杜布瓦晚年曾刻意与当时美国的头、二号敌人苏联和中国打得火热。后来,他干脆放弃美国国籍,迁居非洲,在加纳终其一生。
但如此强大的爱国劣势却似乎并未影响仅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相反,大多数美国人都坚信,不以爱国为基本国训恰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原因。
美国形象受损
然而,“9·11”事件给美国的震撼非同小可,也给美国带来了微妙却又深远的变化。美国人的爱国情绪急速膨胀。素以商品丰富著称的美国,竟出现了各种型号的美国国旗销售一空的罕见局面。一时间,美国被掩映在红蓝白的爱国色彩之中;美国国会一向扯皮不断,办事效率极其低下,但是,却在“9·11”发生后不出1个月就以全票通过了所谓的“爱国法案”。当有人对美国侵略伊拉克略有微词时,一些国会议员更满怀爱国热忱,甚至不惜降低身份,硬是把国会食堂中的法国薯条更名为爱国薯条。美国人民似乎也深受爱国热诚感染,破历史惯例地把在首届任期内有净失就业机会记录的布什送上了总统连任的宝座。
但是,与国内对布什支持的民意相反,在多项国际民意调查中,对布什没有好感的比例在很多国家中都高达80%以上。在今年10月份公布的一份跨越10个国家的民意调查中,希望布什对手克里当选下届美国总统的竟高达72%,而支持布什连任的还不及20%。
新保守主义者们也许不太在意外国人怎么憎恨他们的掌舵人,可麻烦的是他们所热爱的对象——美国,在经过他们这么一番热切的爱恋之后,其国际形象骤然直下。
其实,根本就不用什么民意调查,只要看看美国在世界各地被荷枪实弹的保安人员看管得严严实实的使领馆(《纽约时报》曾把伊斯坦布尔美国领馆比作死囚犯监狱)就明白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处境了。
美国更安全了吗?
应该说,在遭受恐怖分子袭击的美国,有高涨的仇敌爱国情绪并不难理解。然而,因之而引起了如此广泛的反美浪潮,滋生了更为深切的仇美心理,值得吗?在这样的国际处境下,美国是更安全了,还是更不安全?
真正关心美国利益,明白国际关系互动性的人,恐怕都会希望新保守主义者们爱国不要爱得那样痴迷,那样 执着,那样除眼前的美国利益之外对什么都无所顾忌。
当然,爱国者们再肆无忌惮,也终归逃脱不了美国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所规定的种种制约。很多名人达士要么消极抵抗,宣布将迁居国外,要么口诛笔阀,让布什等不得喘息机会。看来,至少是鹰派自此将遮天蔽日的预言会受到美国现实的严重挑战。
或许,让美国发烧了三年有余的爱国热潮,在布什当选连任的昏然飘忽中已经到达顶点,再往后只能退烧了?
世界还是凉快(Cool)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