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公路上,到底有多少“伪劣司机”,可能永远是一个谜。但从一些个案可见端倪:去年年底哈尔滨“宝马撞人案”,和今年年中的长沙“宝马、奔驰接连肇事案”,肇事女主角的驾照来源均受到质疑。
今年8月,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对媒体介绍,近年来中国机动车和驾驶员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3%和12.4%。与此同时,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道路交通违章、肇事问题突出,尤其是新驾驶员交通肇事率居高不下,驾驶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公安部交管局近日通报的数字,今年上半年,3年以下驾龄的肇事造成1.5万多人死亡,占肇事致死人数的44.4%。其中,1年以下驾龄的肇事致死6801人,占肇事致死人数的19.4%。专家指出,这与驾驶员培训质量不能说没有关系。
问题到底在哪里?运保华说,自查自纠将近一年后,他们进行了全面总结,其中一点是部门利益驱动。
该支队的自查材料称,目前,驾驶员考验规费收入是各地交警支队一项重要收入。由于驾驶证考取并不要求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在此情况下,各地交警部门间事实上存在一种市场竞争关系。涉案人员的供述亦表明,当时的吉林市交警支队领导班子有一个共识:如果考试太严,就会把人赶到外地去考,因此不如放松点标准。
同样在利益的趋动下,十年来蓬勃发展的驾校也成为“驾照黑市”中的重要角色,吉林市交警支队的自查材料称,“某些驾校成为贩卖驾驶证的中间商”。而这些驾校的背后,常常也有公安交警部门蠹虫的影子。
一位从事多年驾驶员培训工作的人士向本刊分析,从80年代末开始,汽车逐渐走向大众,驾驶员培训市场应运而生。开始驾校几乎都是由公安部门开办。后来,交通、农机等部门及至个体,纷纷加入开办驾校的潮流,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驾校已然遍地开花。
由此带来了驾校间恶性竞争的问题。一些驾校为比拼价格,尽量压缩成本。几辆车就办个驾校,荒郊野外插几根杆子就算训练场,甚至压缩培训课时、单求考试过关。这样培训出来的司机,质量可想而知。
但驾校更关键的“竞争力”,在于办照的难易程度。这样,与交警部门的关系亲疏,就是最重要的资源。许多驾校都与交警部门存在或明或暗的关联,要么直接或间接由公安交警部门开办,要么与交警内部人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在吉林交警队窝案中清晰可见。
业内人士指出,要根本解决“马路杀手”问题,必须彻底改变目前驾驶员培训和考试主管部门的利益关联问题。
在1996年颁布的驾驶证管理办法和驾驶员考试办法基础上修改的新办法,将于2005年1月正式施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强化和规范驾驶员考试,甚至提出,驾龄在3年以下的驾驶员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对驾管部门的考试、发证情况实行责任倒查制。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信息技术部副主任蔡岗介绍说,当前驾驶证管理和发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发证部门短期制证和社会贩卖假证法定办证程序规定,预约驾驶技能考试,必须在取得准考证满一定天数后(依所报考车种的不同在10至60日不等)。短期制证即指违反该规定,准予提前通过考试程序制办证件。
蔡岗指出,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国家已通过加强技术手段来进行遏制。但从吉林一案来看,不是没有技术约束,甚至也不欠缺制度规范,问题的根本还在于人——行使职责的人自己放弃了责任,也就逃避了技术和制度的一切约束。(文/秦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