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唐勇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12日在头版报道说,美国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太偏向伊朗,不太听美国的话,因此目前正在千方百计要摘去他头上的“乌纱帽”。继“逼安南下台”风波之后,美国与巴拉迪之间的尖锐对立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巴拉迪的电话被窃听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有3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向该报证实,布什政府曾经几十次窃听巴拉迪与伊朗外交官之间的电话交谈。美方情报人员目前正在仔细分析这些谈话录音,希望能从中找到巴拉迪“包庇”伊朗的蛛丝马迹,目的是把他赶下台。对此,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言人表示,该机构对美国的电话窃听行为已习以为常,“因此并不感到惊讶”。
明年初,国际原子能机构将选举新一届总干事。巴拉迪已担任了两届总干事,不久前他明确表示将谋求连任。但是,美国却表示强烈反对。据法新社报道,就在巴拉迪表态后不久,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美国反对巴拉迪连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鲍威尔说,联合国各机构负责人的任期不应超过两届。不过,有分析家提出,巴拉迪的前任布利克斯连续当了16年的总干事,美国也没有说一个“不”字。
美国为什么恨巴拉迪
美国媒体评论说,美国之所以急着让巴拉迪下台,主要是因为巴拉迪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以来,在许多问题上不听美国的话,甚至公然与美国唱对台戏,这主要表现在伊拉克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上。
2003年3月7日,伊拉克战争前夕,巴拉迪在一份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报告中说,根据联合国和独立专家的调查,那些据称可以证明伊拉克官员曾在非洲购买铀的文件其实是凭空捏造的,是“完全不可信的”。而这一文件正是美国总统布什在公开场合一再提到的“证据”。
在伊朗核问题上,巴拉迪再次惹恼了山姆大叔。美国本来希望巴拉迪领导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能够“如实”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伊朗的情况,以便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但巴拉迪却坚决反对贸然采取制裁措施,认为在伊朗核计划到底是不是和平计划的问题上目前“尚无定论”。巴拉迪一再跟美国对着干,自然让布什政府火冒三丈,把他赶下台就成了美国的必然选择。
赶巴拉迪下台不容易
虽然美国对巴拉迪恨之入骨,但要把他赶下台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美国缺少证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说,那3名看过窃听电话记录的美国官员表示,“截获的电话没能提供任何证明巴拉迪有不当行为的证据”,“一些人认为巴拉迪对伊朗人说话的口气太温和,但仅此而已”。
其次,巴拉迪本人在国际上声望很高,要撼动他颇为不易。巴拉迪于1997年12月接替瑞典人布利克斯,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一职。这期间,他经历了伊拉克、朝鲜和伊朗核危机。日内瓦众多外交官都表示,“巴拉迪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中声望很高”。
第三,美国很难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华盛顿邮报》指出,早在几个月前,美国国务院就开始对能与巴拉迪竞争的人进行仔细“审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唐纳、两名韩国外交官以及巴西的一名裁军问题专家。韩国和巴西目前都正在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因此这两国的候选人自然很难过关。只有唐纳最合美国政府的意,但他却不愿意挑战巴拉迪,一直不愿就此发表评论。今年12月31日是总干事候选人递交申请书的最后期限,但“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还没有推选出一位愿意挑战巴拉迪的候选人”。
第四,美国要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中取得足够的支持也有难度。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共有35个成员。按规定,总干事的任命需要得到理事会成员2/3多数的同意。因此,要想阻止巴拉迪连任,必须有1/3以上的理事会成员反对。不过,就连布什政府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也明确表示不加入这场“倒巴”外交战。
公道自在人心
不久前,美国也曾密谋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赶下台。美国列举了安南的几大“罪状”,同时又紧锣密鼓地寻找安南的接班人。但“公道自在人心”。绝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对安南表示坚决支持。眼看很难把安南扳倒,美国政府只好改变了态度。12月9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丹福斯只好改口说,布什政府并不希望安南辞去秘书长职务。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美国政府中鹰派得势,鸽派失势,美国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强硬姿态。从“倒安”风波到“倒巴”风波,反映出美国政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作风。不过从美国“倒安”失败的结局可以预料,“倒巴”很可能也会以美方的失败而收场。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