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沈阳中小学体质监测显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本报讯 记者陈志馨报道 2004年中小学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仍有24.76%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专家特别指出:“营养不良,并不是孩子们吃不饱,而是很多孩子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维生素等却摄入不足。”昨日的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创建25周年研讨会上有关人士透露此消息。
与人们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一致,2004年中小学体质监测的数据显示,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在提高,包括学生们的身高和体重等都在逐年上升,以15岁的男孩子为例,平均身高比10年前增高了近7厘米,体重也重了近15公斤。
而另一方面,却是人们很难从表面观察到的。孩子们在长得更高更大的同时却没长得更壮,也就是说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了。
这一结论看似与前者矛盾,但是专家指出,生长发育水平是指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这些指标比上个世纪80年代明显提高,与前5年相比也继续呈现增长趋势;而身体素质是指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指标,这些内在指标的下降趋势意味着学生们“徒有其表”。
一位中学体育教师说,现在学校的学生运动会中,包括立定跳远和短跑等很多运动纪录长期不能被打破,而且每届运动会的最好成绩与纪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现象很多家长也反映,现在针对体育锻炼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老年人在锻炼,中年人想要锻炼,而青少年则在忽视锻炼。有关人士认为,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比较懒散,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他们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有效改善,专家分析,中小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下降不仅使孩子在成长中遭到生理、心理疾病的严重威胁,而且会使未来社会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潜在危机。
新闻链接
半数中小学生患近视
本报讯 记者陈志馨报道 沈城超过半数的中小学生患上近视。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来自沈阳市教育局2004年全市中小学生的“六病”监测结果。
“从2004年的统计看,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病率为54.62%。”沈阳市教育局局长李梦玲昨天公布这一数字。与10年前比,沈阳市中小学生近视的患病率增加了近20%。
专家分析,预防意识不强、教学卫生条件不好、课业负担比较重、上网或看电视时间长等都是造成近视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
对此,沈阳市教育局准备采取措施对中小学生预防近视进行干预,包括推广三个高度的桌椅、加强预防近视的教育、要求教室采光亮度等。此外,还包括向孩子们发放预防近视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