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门的培训,南京警方即将“诞生”首批谈判专家。这些穿警服的心理专家将持证上岗,他们不仅在突发事件中担当谈判专家,在调解纠纷中对居民进行心理疏导,还将为警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培训课本足有一米高
“南京首批‘谈判专家’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诞生。”负责这些“谈判专家”培训工作的江苏嘉华培训学校的有关人士近日向笔者介绍了有关情况。
2004年10月29日,南京市公安局首批民警心理咨询员培训班开学,这也是中国警界首批成建制接受心理咨询培训。首批44名学员多数是来自基层科、所的教导员和分局的政工干部。按照计划,他们将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成为首批穿警服、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员。
“谈判专家”其实只是通俗的说法,他们真正的称呼是“心理咨询员”。想成为南京警界的“心理咨询员”绝非易事。学员必须同时具备六大要素:是警察;社会阅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具有发散性思维,不钻牛角尖;心理素质过硬;警务技能熟练。此外,还需通过心理测试、笔试。在正式培训时,他们必须熟读《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验学》、《心理咨询技术》等理论书籍。此外,他们还要掌握《心理诊断》、《心理咨询指导》等实践操作技能。这些课程的课本放在一起足足有一米高。即使学员们读完所有的课程,如果不能通过国家相关的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他们也无法上岗。
心理咨询员不单谈判
心理咨询员不单单只是“谈判专家”,其实他的作用可大了。对外,他们能帮助民警比较顺利地处理纠纷。南京警方有关人士说,目前,社会竞争压力较大,不少纠纷常常是由于情感、心理等方面的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据统计,南京市公安局在2003年的接处警中,各类纠纷就占了1?3。处理纠纷不光是靠一身警服、大嗓门就能解决的,因为调解不是“和稀泥”,在争执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他们把评判公平的权利给了民警,这时民警的态度和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巧妙地利用心理调解缓和解决矛盾,已成为民警在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技能。掌握了一定心理知识的心理咨询员,能比较容易地把握这个度。
帮助警察心理解压
在许多人心目中,警察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为警察进行心理疏导也是心理咨询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警察已经成为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2004年5月中旬,福建省警方对厦门、三明两市的245名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民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大部分表现为亚健康心理状态。南京此前对警察的心理测试表明,心理焦虑值普遍高于常人40分的临界点,最高的达到了75分。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社会而言就意味着潜在的危机。据统计,我国警察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量。与警察任务的广泛和繁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警力的捉襟见肘,因此,加班加点成为警察的家常便饭。一些突发性事件更让警察食无定量、睡不应时,生物钟遭到破坏。除了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警察还要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总也有做不完的事,让警察疲于奔命,必然引发心力交瘁、厌倦、烦躁等不良心境。
其实南京警方很早就开始注意民警心理健康,2003年建邺分局在全省率先开设民警心理咨询室。咨询室自成立以来,已经接受民警1000多人次的现场、网上心理咨询。
此次上岗的心理咨询员将首先解决系统内民警的心理问题。
链接
为保障警察的心理健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警察系统内部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纽约市警察局下令全市5.5万名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香港警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香港《警察通例》明确规定:凡是警员在执法公务中受到刺激或受到压力的冲击,如开枪,或击伤、击毙人犯等,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以确认是否心理正常,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自设立心理服务组以来,香港警队中精神有异常仍持枪执行公务的警察被及时诊断出来,获得了及时援助,自杀率、事故率大幅度降低。
不久前,公安部决定:在今年对在职民警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以地市级公安机关为单位,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档案;在新警录用和公安院校招生中要增加心理素质测试,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员原则上不得录用、录取;力争3年内建立一支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员队伍。(文/金文)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请进入《狐说百姓》论坛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