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京记者 南香红
□本报记者 师欣 成功 见习记者 朝格图
“迟来的春天”也是春天
“破冰之旅”,广东东莞台商协会会长郭山辉用这个词来形容这次航行,“只是盼了56年才盼来,有点迟来的春天的感觉。”郭说。
“没有想到直航能够实现。在此之前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直到实现直航的前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然用“意想不到的收获”来形容直航给他带来的意外之感。
“去年两岸局势的紧张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台湾当局在‘台独’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能够实现56年来的第一次双向对飞,大陆飞机第一次降落在台北,实在是得之不易。”王建民分析道。
王建民认为:“这次双向直飞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12家参与直飞的航空公司实际上不赚钱,反而要赔钱,但大家态度都相当积极,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为将来真正的直航做准备。
海峡两岸,咫尺天涯,一湾浅浅的海峡造成多少人间悲欢离合。
两岸人都不会忘记,杜九森为父奔丧冒死闯关回台湾,在台北桃园机场以自杀抗争,一时震动台湾岛;台商陈朝福为救襁褓中的女儿,不得不选用陆海空联运的方式,经过20个小时、长达1800公里的跋涉,才将女儿由上海送到台北医院;而台湾名士章孝严促成2003年台商包机的动机也是出于亲情。1994年,章孝严之弟章孝慈在北京突发脑溢血,为了救弟,他请求台湾方面基于人道考虑,从北京直飞台北。结果台方以没有先例而拒绝。为重病的弟弟申请包机,是章孝严提出台商包机直航最初的动力。
在章孝严看来,迈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没有2003年的台湾春节包机降落上海,就没有今天的两岸双向对飞。没有2005年的双向对飞,就不会有今后的定期直飞,没有定期的直飞,两岸三通就不能一步到达。
“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岸双方推动者的务实和诚意,也看到了为了大陆台湾民众的利益妥协和灵活的态度,看到了两岸处理民众利益和政治关系的新思维。这就是两岸和平、共处、交流的希望”。王建民说。
2005年1月15日下午2点,澳门凯悦酒店。两岸协商春节台商包机的民间代表乐大信与浦照洲各自在手上拿着一张手写的影印内容纸展示给新闻媒体:双向对飞、多点起飞降落、不中停,大陆飞机首次在台湾土地上降落。
为了能够促成包机,双方特别强调了此次包机民间的、特事特办的性质。
双方甚至没有签订正式合约。
“水浅就趟过去,深一点就游过去,再深的话就搭桥过去,只要能过河就是好的模式……”人们从浦照洲的话里听出了更多的希望。
1月29日,春节包机抵达后,两岸民航业者在台北汇聚一堂。左一为厦门航空总经理吴荣南,左二为南方航空总经理司献民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摄
台商,两岸融合的重要力量
56年前,江苏江阴市仅有10岁的张汉文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和母亲、哥哥挤上了“中兴轮”,经过两夜一天的海上颠簸和惊吓,从上海来到了台湾。
这是56年前改变许多中国人命运的一个瞬间,这个历史瞬间结下的一个巨大的结,决定了张汉文再次经历56年后的今天的另一个历史瞬间。
张汉文在2005年1月29日这个早晨登上了大陆56年来首航台湾的班机。这一次张汉文的身份是“台商”。
1991年他就从台湾回到大陆,在东莞投资办厂。到现在已经14年了。
每一次回家过年的路都是劳顿辗转而辛苦的,每一次的旅程都是孤独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两岸的阻隔。正如张汉文所感受到的,“台商”这个群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体中国人的礼遇和瞩目。
台商这个群体在2005年以100万之巨的数目走进海峡两岸的视野。这一切仅仅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20多年间的事。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台湾的精英阶层,是台湾的中产阶级。台商是一个群体概念,是一个新词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时代符号。”社科院台湾所研究员王建民分析说。
现在在上海常住着20万台商,在广州则达到30万,并且,这不仅仅是一个以量取胜的数字,他们已经在取得经济成功的同时取得了一种令海峡两岸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商在大陆投资至少经历了三次浪潮”。王建民分析:最早一批来的台商,是以小型工厂和小业主为主,然后是房地产业者、KTV、餐饮、休闲娱乐、轻工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商的投资形态逐渐改变为高科技大企业大投资。台商对于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影响是双向的,据台湾媒体估计,大陆台商如果留在台湾,台湾的失业率会高达12%。
“大陆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地方,在大陆投资项目达64000个之多。占台湾对外投资的67%,2004年底,协议金额近800亿美元,”王建民说,“经济不能改变政治,但经济的影响是渐进的、缓慢的和长远的,台湾经济大陆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台商已经成为两岸融合的重要力量。”
而这种力量,在推动春节包机这件事情上以爆发方式显示了出来。
究竟有多少台商要在今年春节前返回台湾?有人估计将是18万人,而另一种估计是30万。“我们一般估计有30万人,因为我们广州的30万人跟他们北京、上海又不一样,我们都是制造业,都是很稳定,而且过年一定要回去。”张汉文说。
正是张汉文,在南航包机头等舱里的小型庆祝酒会上,先喊了一嗓子,大家就一起用闽南语唱起了《爱拼才会赢》,唱歌的时候,大家围作一圈,有节奏地鼓着掌。这支歌就是许多台商在大陆奋斗的写照。靠窗户的一位40多岁卷发的台商拿出DV,对着阳光中的云海打开机器,转而站起来开始为大家拍摄。“见证历史!见证历史!”他说。
其实何止是见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直接参与创造了这一段历史。
“谁能把相爱的人拆开?”
1月29日上午11点,北京。再过一个小时,孙女士的三个小孩就要赶往机场。他们搭乘下午3点50分的长荣航班回家。而孙女士因为工作关系,则要在2月5日搭乘长荣航班,回到台湾。
孙女士和她的三个孩子是在三年前开始大陆工作学习生活的。
大女儿18岁,高三;二女儿17岁,高二;小儿子读初一。三个小孩都在北京当地中学读书。小儿子是学校里惟一的台湾人。而他们的父亲,因为工作关系,还留在台湾。
孙女士说,“不管将来能否长期定居下来,我们肯定会在北京置业,把台湾变成探亲的地方。至于孩子们,他们成年后,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大女儿这时插话道:“我已经回不去了。”她希望考北大生命科学系。
1月29日5点,台北。李翰莹女士早早地起了床,叫醒了11岁的小女儿。母女俩洗洗漱漱,来不及吃早点就出了门。同样的机场,同样的目的地,但今天李翰莹母女将要搭乘华航CI-581,56年来首个由台北飞往北京的民航航班。
李翰莹女士经营的台湾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协助博物馆进行数字典藏。在北京、旧金山和香港都有分公司。这一次她的丈夫也将带着儿子到北京来同她们汇合,一家四口留在北京一起过年,然后搭乘包机回台湾。
李翰莹很高兴,因为经常往返北京和台北之间、早已疲于每次在香港周转的她这次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一下坐到目的地了。于是她看完自己选的电影之后,小睡了一会儿,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飞机已到达北京上空。
海峡两岸都是家。台商在大陆经营20多年来,产生了多少这样的跨在海峡两岸的家庭,无人能够说清楚。
有数字说,台湾每年有300万人次到大陆,去年双方信件来往有1700多万封,电话有4.8亿通。
这种力量如海潮一般不可阻挡。
很多台胞、台商希望搭乘包机回家乡,但此次12家航空公司的包机也只能解决五六千人的问题,对于在大陆的100万台商、15万大陆新娘以及许许多多的海峡两岸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我觉得以后除了春节以外,要想办法把它逐渐变成定期的包机,比如说每个月有几班,或者是两个月有几班,然后再走到直航这一步。”章孝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但2005年包机仅仅是一个个案,将来能不能继续,要看两岸的关系、两岸的情势。包机还远不是直航,至于实现两岸三通要走的路还更长。
2005的这次航行需要绕经香港,从北京起飞的飞机在空中划过一个巨大的V字形,将本来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航程拉长为将近4个小时。这个V字让这次世纪之航多了一些曲折,多了一些遗憾。
对于两岸的曲曲折折,北京的台湾商人杜旺龙一笑置之。“血总是浓于水的,台湾和大陆拆开不容易,政治总要低头的。”他说。杜在大陆开婚纱影楼8年,见证了无数台商和大陆人的姻缘。“这是一个走向地球村的时代,谁能阻挡人们的交往?谁能把相爱的人拆开?”
“我是32岁来北京创业的,可以说我是在大陆‘成长’的。”杜旺龙特别强调是人的成长,不仅仅是事业。“这边(大陆)那时是第二个故乡,现在分明已经成了故乡了嘛。”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