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李亚彪、陈芳、肖敏)
风景秀丽的俄体乡位于内蒙古科右前旗,这里农田沃野千里,人们生活富足。同这个乡仅一山之隔的吉林省洮南市北部半山区胡力吐乡等9个乡镇,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十几万农民还在为生存发愁。
“两地对比这样悬殊,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建设和谐社会,千万不要遗忘那些边缘角落。”曾对这片地区考察过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维忠说。
2004年9月24日,王维忠驱车考察了这9个乡镇中稍好一点的那金镇,眼前满是绝收的庄稼,刚结棒缨的玉米,正在开花的向日蔡,还没离开地面的黄豆苗。应该是收获的季节,却给王维忠一种盛夏的错觉。在农民的饭桌上,放着玉米面饼子和大葱、大酱。
在同当地农民的交谈中,王维忠得知,洮南北部半山区是吉林省的“大西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已连续八年因旱绝收。2004年是历史上旱情最重的一年,9个乡镇5万多公顷耕地,绝收面积4.7万公顷,绝收率达84%。有的村农民人均收入已经降到负1000元左右。农民种地越多,亏损越多。
在王维忠代表的记忆中,类似这样的贫困角落还有不少。在吉林省柳河县农业局所属的3户国营农垦企业中,共有职工406人,其中离退休的47人,下岗职工359人,供养人口1200多人,负债高达1500多万元。类似这样的农垦企业,在吉林省双辽市和白城市还有。
王维忠代表说,当前党和政府对农民和困难职工逐年加大帮扶力度,许多困难群体的生活处境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领导干部应该多深入基层,善于发现并解决这些“死角”问题,让和谐社会的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