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温家宝总理在1.6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9次提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本报“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田间地头倾听民声。农民的钱袋子如何鼓起来?创业的同时,他们还有哪些想法?……访农博士与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连线,将农民朋友的心声和困惑带到“两会”。
连线一
连线时间:2005年3月7日10时
连线地点:北京———陕西省永寿县
连线人物:全国政协常委 程安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 刘录民 等
农民有“五盼”
“我一直关注访‘三农’报道”
刘录民(以下简称刘):您对我们这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怎么看?
程安东(以下简称程):你们的活动很好,一方面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是在普及科技。 农村的总体科技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扩大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竞争力也就提高了。只有这样不断提高农业的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的效益,才能最根本地解决农民的长期增收难的问题。我一直关注着《华商报》有关“博士访‘三农’”的报道,希望能有更多的博士走进农村。
农民有“五盼”请捎给两会
刘:我们走访了很多农村,了解了很多农民的想法,现在我们替农民捎个话。通过调查发现,农民还有“五盼”:“一盼”进一步完善免征农业税,以及“两免一补”的政策,加大力度;“二盼”稳定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因为通过调研发现,在粮食价格上涨的同时,农民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也跟着上涨,农民增收受到限制;“三盼”多给农民开辟一些增收新渠道,例如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等;“四盼”基层政府能给农民提供更多服务,例如提供信息、提供职业技术培训等;“五盼”解决看病难、上学难问题。
程:农业税明年全部就免了。总理报告也提到,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能把农民增收的钱都被生产资料填平了。
刘: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大概有5%-10%的绝对贫困人口,这些人可能因为智力、体力、年龄等问题丧失劳动能力,国家扶持其进行生产已经很难,而民政部门的救济政策又往往照顾不到,所以,我们希望公共财政政策不要忘记这些人。
程:看病难、农民就业培训、贫困家庭子女上高中后的学费问题,我一定转达到。这些问题也是这两天我们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文心 本报记者 海宏
连线二
连线时间:2005年3月6日22时
连线地点:北京———陕西省渭南市
连线人物:全国人大代表、西安银桥集团董事长 刘华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 王文军
钱袋子咋鼓
特色农业基地应有龙头企业带动
王文军(以下简称王):我们在陕南一些地方比如平利县调研时发现,一些农业大户,在“产业基地+农户”这方面,和银桥有比较接近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看待这种发展模式?
刘华国(以下简称刘):陕南养殖户最大的难题是“奶往哪儿卖”。即使作为“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也要和龙头企业的产业链结合。不然,基地与农户就会和市场相脱节。
王:我们在平利调研时,发现一些大户把农民的土地租来集中种茶叶,集中经营,但又不像银桥的“公司+农户”模式,出租土地的农户不参与经营,他们的收入是固定的“地租”。
刘:陕南的茶叶基地,如果有龙头企业给农户找市场,以市场的规律指导农户生产,那么农户利益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基地建设的问题以及效益、增收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得以解决。我认为,应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次全国人代会期间,我提交的是《关于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当前,我们应该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各自发挥出优势,把产业链做好,把产业做大。
农民增收要重视农产品深加工
王:您的公司和农民打交道比较多,您觉得我们在调研“三农”问题时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刘:如何通过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来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你们应该多关注的。
王:农民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
刘: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要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地方产业要围绕市场找出路,农民要和地方的龙头企业结合起来,甚至与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按照本省优势,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民就能富起来。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靳曼 本报记者 第五 申重重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