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经成年仍靠父母养活的“待业青年”,社会学家称为“新失业群体”,网民则形象地叫他们“啃老族”。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这支“2030”的失业军团引起了公众关注。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啃老族”并不鲜见。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指出,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幅为63.2%;劳动力市场普遍出现的青年就业问题正在成为主要矛盾。广东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的调查也显示,2004年第三季度全省城镇新成长失业青年为13.56万,人数已经超过就业转失业人员,也就是俗称的“下岗”人员,而在需要就业的人群中,16-34岁年龄段约为50.15万,占总量的83.98%。种种迹象表明,“新失业群体”已经超过了“老失业群体”,而这些“新失业群体”缺少技能,缺少社会阅历,无稳定收入,绝大部分靠“啃老”生存。“啃老族”为何难就业?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分析,从成长的环境说,他们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以升学为取向的应试教育中,他们又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即使是短暂就业,“啃老族”所从事的也大多是靠吃“青春饭”的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如售货员、服务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得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啃老族”难就业也与自身有关。有人把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称为“吸吮着改革开放的乳汁长大的一代”,他们有着前辈不具备的优点,有较强的独立、法律、环保、平等意识,对新事物敏锐,同时他们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如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较弱,再加上父母溺爱、学校升学压力极大、社会偶像“金钱味”等原因,使这批年轻人心气颇高,价值观也出现偏差,常常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如今,大部分“啃老族”已步入成家立业的年龄阶段,没有稳定的工作,负担又日渐沉重,不仅父母为之犯愁,也同时让社会稳定面临新的考验。在笔者看来,“啃老族”就如一壶没烧开的水,当社会经济发展之“柴”不够,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柴”有缺陷,当自身素质之“柴”缺乏,这壶水能烧开才怪?笔者以为,与其让父母养活他们,不如努力帮助其就业,这需要政府在培训、就业导向等诸多方面进行扶持与引导,也需要“啃老族”加强学习、转变就业观念。众人拾柴,火焰才高,这壶水才会烧开。(稿源:新华网)(作者:青山)(编辑:潇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