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资本市场的表述令各方人士为之一振。资本市场成为“两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会议期间,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
陈耀先既是“老银行”又是“老证券”。 他亲身经历过我国银行业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变迁。自1994年以来,他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党组书记,中国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国务院经济专题调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他现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同时还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记者: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继续抓紧落实“国九条”,营造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您曾经担负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重任,请问您怎样评价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陈耀先:这几年证券市场一直处在低迷状态,沪深两市股指出现了长达3年半的下跌,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个问题,网上的点击率在70%以上。这反映了转轨时期,我国股票市场自身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宏观管理上的一些缺欠。“国九条”发布后,虽有一段好转,但随着银根的再次紧缩,全社会流动性逐步减少,股市从去年4月份又开始逐步走低。截至去年底,上证综指比年内最高点下跌了28.97%,股市运行和经济增长出现明显背离。
但是,政府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改革股票发行制度、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推动基金发展、改善证券公司融资环境、丰富市场投资品种、降低股票交易成本、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对稳定股市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上看,市场发展前景是良好的、健康的。
记者:股市运行和宏观经济背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陈耀先:大家都知道,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近几年一直处于转轨过程中,过去支持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投资理念和资金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深层次问题对市场的制约和影响必然暴露出来。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回报更加关心,对证券公司以及中介机构的诚信状况更加关注,投资理念也日渐成熟,由过去“重概念、轻业绩”的投机性炒作,逐渐向价值投资理念回归,大部分前期涨幅较大但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近两年都出现了大幅回调,拉动股指下行。同时,股权分置、券商盈利模式单一等市场运行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和暴露,新的运行机制正在探索和变革之中,这就难免给市场运行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记者:您刚才提到银根的再次紧缩导致全社会流动性逐步减少,能否具体谈谈对股市的影响?
陈耀先: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发生了投资过热的结构性矛盾。这种局部的过度投资并没有带来对下游需求的拉动,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不平衡。这种带有很大泡沫成分的畸形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是没有益处的。
抑制这种局部过热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抑制局部经济过热和预防通货膨胀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带来了新的不平衡,并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其中,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减少,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损失累累,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
回过头看,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控制和压缩信贷的效果并不是很大,中长期贷款没有减下来。我们所说的贷款下降,实际是全社会流动资金在下降。既然在现阶段主要通过偏紧的货币政策来实现调控目标,势必又会造成股市资金供给总量的紧张和股市资金的结构性调整,引发许多方面的矛盾。记者:您能否具体分析一下去年的资金流量,究竟“紧”到什么程度?
陈耀先:从总量上看,去年比前年少发票子700亿,运用中央银行债券和上抽准备金比前年又多收紧7000多亿,力度是很大的。去年,货币供应全部为国外部分,当年增加的资产几乎全部形成为外汇占款,说明我们货币供给出去后,很大部分用于购买外汇,作为国家储备存到境外,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从近期央行发行票据的情况来看,单周的发行量一般在500亿左右,单周回收都在300多亿,力度也是很大的,而发行的结构,长期票据的比例在提高,这反映了管理层对市场中期的资金仍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去年商业银行的2.6万亿来源中,9200亿买了债券,3100亿上存中央银行,1.1万亿放了中长期贷款。全社会可流动性资金量已经很紧了。
诚然,我国资本市场有它的内在制度性、体制性问题,但宏观管理的手段要得当,要区别对待,要能够做到抑制过热的部分,促进发展的部分。资本市场严重缩水,继续发展受到制约的局面应当尽快改变。
记者:也就是说,要将加强宏观调控和为股市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结合起来。
陈耀先:是的,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可以看到,国家倡导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营造为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前的问题是某些环境对发展证券市场不利,全社会资金的流向,越来越多地由短期进入中长期,由内需转向外向。随着全社会的流动性减少,从资本市场撤走的资金大约在1200亿,其中国债回购少了800多亿。市场交易量萎缩,直接融资的比例越来越低,相关的政策没有配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投资者信心一挫再挫,有的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不仅不起促进作用,反而具有“杀伤力”。
因此要很好地运用宏观政策的效应,防止调控过程中的一刀切,有些经济手段社会覆盖面很大,特别是总量调控政策,在经济没有全面过热,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难免一刀切,切忌治了心病,引发肝病。
证券市场连年不振,市值大量缩水,投资者损失累累,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不可掉以轻心。现在,在宏观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时候,有必要从宏观管理入手,检查一下各种不同类型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创造有利于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前资本市场很多制度正在调整,风险正在得到释放和化解,市场环境逐步净化。但是建立一个新的运行机制,完成市场运行机制的成功转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需要宏观管理的有效配合,坚定不移地共同推进“国九条”的落实,解决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这个问题等不得,也急不得,实施过程中要兼顾市场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可承受的能力,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记者尚晓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