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昭
眼下的中东,已进入“多事之秋”。
叙利亚顶不住美国的强大压力,即将结束在黎巴嫩29年的驻军史;伊朗因核问题被美国步步紧逼,两国局部军事对峙的危险一触即发;巴勒斯坦在和平的期许下,正在遵照西方的意见,从内部进行“民主改革”;在美国的压力下,连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君主国都开始进行地方选举了;最让人震惊的还是连任4届埃及总统的穆巴拉克,他破天荒地宣布修宪增加总统候选人。
在目不暇接的变化中,人们听到了中东格局中哗哗的洗牌声。
叙利亚的撤军,等于宣告美国和以色列又在中东白捡了一块控制区,不仅如此,法德等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声援,几乎要印证美国对叙利亚制裁的“合法性”。叙利亚吞下的苦果,不仅仅是交权,还有在国际舆论上的失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阿巴斯要谈判,要建国,是有代价的,这就是必须按照美国圈定的路线走,即打击“恐怖”,反对腐败,改革吏制,吸纳民主,美国想让巴勒斯坦成为中东另一个样板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埃及采用多党制直选总统,极大地冲击了中东地区传统的政权模式,使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又多了一个据点。
不争的事实是,在美国的刻意经营下,中东国家“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但形成,而且范围越来越大,令人担忧。
传统上,中东国家分为激进派和温和派。激进派天不怕地不怕,敢向美国“叫板”,温和派则与美国关系较好。现在,美国在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还千方百计地削弱伊朗政权,同时对埃及、沙特一改以前的态度,在人权、民主上保持高压,这使得中东暂时不可能出现“领袖国家”了。激进国家的生存空间受到打击和挤压,处境日益艰难,纷纷避开美的锋芒;温和国家则更加“温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地区事务三缄其口。阿拉伯国家不能形成合力的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这为美国对中东“分而治之”提供了契机。
在这种情势下,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和独霸地位得到了强化。中东一向是大国势力你争我抢的“逐鹿场”,尤以美、欧、俄三方的拼抢最为令人瞩目。欧盟注重培育和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关系,俄罗斯同叙利亚、伊朗等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美则借助以色列作为战略支点,在中东横冲直撞。现在,美国以单边主义和黩武色彩为基调的“帝国霸权”已在中东登陆并站稳脚跟,而欧、俄传统的势力范围和地缘依托点正在一步步地丧失。
现在最占便宜的,莫过于以色列了。阿拉伯媒体评论说,沙龙现在恐怕乐得连嘴都合不上了,他以一张停火许诺的“空头支票”,不但换得了阿巴斯的和平诚意,还换得了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改善。现在,约旦和埃及已相继派出了驻以大使,突尼斯总统则邀请沙龙前去访问。据以官员透露,今年之内,以色列将与10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不同级别的联系。这都是以色列求之不得的事情。在阿以力量对比上,本来阿拉伯就处于弱势,现在落差就更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推行中东政策的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往,美国对阿拉伯国家采取的是稳定法,把许多矛盾都捂着盖着,只要不乱就行,现在则是有意揭开,以图达到“根治”的目的。说到底,美国是想通过大乱,让中东格局重新洗牌,以实现乱中求治,稳稳地将中东操控于股掌之间。
然而从现在看,美国虽然斩获多多,但所失也不少。美国的所作所为,恰似一头肆无忌惮的公牛闯入了瓷器店,弄得一片狼藉,但打碎瓷器容易,重建瓷器店却很难。伊拉克就是例证。今后什叶派可能当权,这恐怕是美始料未及的。而中东格局的最终样子是不是与美国的初衷相吻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就中东各国政府来说,对美国点头称是,多是为避美锋芒的无奈之举,美国政府需要看到,现在阿拉伯人中弥漫着的仇美情绪甚至比以前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