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兴耕 张永恒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真是个大忙人!主要都忙些什么呢?近日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赵启正说:“忙着向世界说明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赵启正的名字开始与中国的外宣工作联系在一起:1998年1月,他由上海市副市长调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3个月后任主任。
“国缘”: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正如良好的“人缘”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一样,在谈到外宣工作的重要性时,赵启正发明了一个词:“国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良好的“国缘”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有利于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舆论环境是由国际社会大多数媒体对一个国家的报道和评论形成的,而主流媒体又起着特别的作用。因此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国缘”,我们的外宣媒体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有着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工作20多年的经历,赵启正深感让世界了解中国意义重大。他说,中国自从执行了邓小平所确立的改革开放路线后,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在发挥大国的作用上,是很明显的。前些年江泽民同志成功地访问了许多国家,和许多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带领中国人民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胡锦涛主席也成功走访了那么多国家,参加了很多国际会议,这都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赵启正认为,要充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努力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使我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祖国统一。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外国对中国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甚至还有不少误会。对此,赵启正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关于中国社会进展的新闻报道,把中国的历史、现状、政策原原本本告诉世人。
赵启正说,外国人总是通过中国的具体地方和人物来认识中国的。我们过去提倡“多做少说”或者“只做不说”,那好比“衣锦夜行”。如今是开放的时代,“良工不示人以璞”,我们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外宣工作就是要大张旗鼓树立我们文明、发展、开放的现代新形象,增进与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沟通,为经济建设和中心工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方法”: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赵启正提倡宣传工作要“内外有别”。比如说,外国受众所关心的问题、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阅读的习惯等等,都与我们国内的受众有所不同。一篇文章如原封不动译成几种文字,针对性就差了。因此,我们的外宣工作一定要研究国外读者关心的问题,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外宣的对象是外国人,与内宣不同。要以准确的中国的实际告诉外国人,不能用我们的习惯去表达,否则一定失败。一句话,外宣只有注重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以前,人们总是习惯地说向世界“宣传”中国,而赵启正认为应该用“说明”这个词,以免被误译。他解释说,英文的Propaganda(宣传)一词在历史上用得太多了,太滥了,已与中文“宣传”一词的原义相去甚远。在当今形势下,正确说明中国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新闻报道的准确性、透明度和时效性。因此,他更愿意把外宣说成是“说明”、“解释”或“传播”,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存在状态,传播中国的文明文化。
外宣工作落实到实际中,就要求我们“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赵启正认为,“外知世界”就要了解世界的进展、文化和理解方式;“内知国情”就是要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比如讲中国的开发区,如果不知道深圳、浦东,就不能讲得很透彻。就宣传而宣传很难展开。涉及中国国情,就要谈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而对这些领域应该掌握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包括用得当的数字来说明,否则宣传会走样,会干巴。而宣传的走样会令人误会报道的可信度,从而也就达不到所希望的效果。
在外宣实践中,赵启正经常说做好每件工作都要注重效果。他认为外宣工作要细分工作层面,调整媒体结构,做到与时俱进。在我国外宣工作中就存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中国基本情况的对外宣传、时政新闻的对外报道、热点问题的对外介绍和解释。在中国基本情况的对外宣传方面,要精选我们最想告诉外国人和外国人最关心的内容;在时政新闻的对外报道方面要提高时效,尤其是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的时效;在热点问题的对外介绍和解释方面,要加强针对性和说理性。
“效果”:变化明显,仍不适应
谈到外宣工作现状,赵启正认为,近年来随着媒体改革的加速,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越来越多,也更多地被世人所关注,但与我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还很不适应。
他说,外国人通过什么来了解中国?很多“中国通”或者外国媒体都在研究我们的中文内容。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形成?也许他在中国访问过,也许接待过中国人,但他绝对不是同时对中国30多个省区市和13亿人口进行接触,一定是通过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了解,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传播中国形象的作用。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我们的主流媒体,可惜我们媒体还不够强大,缺少能够在全球发挥作用的报纸、电视集团。
因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媒体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媒体,让我们的媒体在国际问题上有更多的影响力。相应地通过我们报道方式的改进,使我们的外宣报道更加贴近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推动下,中国的外宣工作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一项为境外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改进是,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每月,境内境外的主流媒体总能从国务院新闻办接到数封邀请函,他们关心的所有问题诸如台湾问题、宏观调控等,几乎都涵盖在这些新闻发布会中。
赵启正介绍说,经过努力,中国已经建立起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3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国新办去年举行了60场新闻发布会,还举办了十多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数千位学员参加培训。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也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些都给我们的媒体提供了加速成长的有利环境,赵启正认为,我们的外宣媒体将大有可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