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午消息(记者王润)今天上午,记者从负责南极科考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了解到,我国将投入近两亿元,改造刚创造了多项南极考察史上“第一”的“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使“雪龙”号新增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并实现机舱无人化、科考数据实时传输、互联网接入居住舱等目标。
据南极科考冰盖队队长李院生介绍,“雪龙”号从2004年10月25日开始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第21次南极考察是我国新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创造了多项南极考察史上的“第一”,其中最重要的是冰盖考察队成功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地面进入冰穹A。冰盖队不仅确定了冰穹A最高点的位置,建立了两个国际共享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和1个天文观测站,还测得冰穹A地区年平均温度为零下58.4摄氏度,是迄今为止在南极冰盖测得的最低年平均温度。考察队还采集了135米冰芯样品,测绘了冰穹A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并测量了甘伯采夫冰下山脉的地形和冰厚。此外,考察队还建立了从中山站到冰穹A顶点1228公里的路线标识系统,采集了表层雪样品和16个点的两米雪芯样品及11个点的大气氧化亚氮样品,获取了12个点的高精度GPS数据。冰穹A点这一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大,能为后续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国也是国际上进一步科学考察的新平台。
在150天的考察中,南极考察队航行超过26500海里,破冰累计13海里,完成了27项科考工作。考察队员首次在南极成功布放冰上浮标,首次在长城站到中山站的航渡过程中进行浮游动物垂直拖网,并且首次在西风带作业。
据了解,我国将投入近两亿元改造“雪龙”号,改造将从今年6月开始,2006年8月结束。改造工程将重点提高“雪龙”号的科学考察能力、航行自动化及安全性、船员的居住舒适性。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