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去年第12期《青年研究》刊发了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报告称,调查中最出人意料的是,成年的未婚子女,有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其中,除租房(购房费)外,最高的费用是在家吃饭,加上服装、手机、上网、零用钱等,不在读的未婚子女竟然每年人均要花掉父母1.4万元。他将这部分年龄介于20~30岁的青年人群称之为“啃老族”或“傍老族”。
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他们被称为“NEET族”。“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
新闻调查
我市有“啃老族”5万人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啃老族”现象在重庆情况不容乐观。去年,重庆市就业保障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重庆共有“啃老族”5万人左右。就业中心的有关工作人员说,这群人基本都是依靠父母养活。市就业指导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称,“傍老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成因,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家长或孩子。
新闻个案
仗着家底殷实 终日无所事事
家住南坪,今年24岁的小进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富家公子”。他的父亲是某区政府的在职干部,母亲为某高校的教授,家中收入颇高。因为是独子,家里对小进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大学毕业后,小进也曾联系了一些工作,但一般都干不了3个月就会换工作。据他称是:“没兴趣,不想工作。”如今,小进谈了个女朋友,整日在家无所事事。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晚上就约和他同样家境殷实的朋友玩到半夜方才归巢,父母对他毫无办法。
去干服务行业怕丢面子
大渡口区的刘忠一直没工作,靠工资也不是很高的妻子养活。2002年妻子也嫌现在的工作太累,就辞去了工作,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于是,刘忠便把3岁的儿子寄养在了自己的父母家,夫妻俩整日打麻将,靠一人100多元的低保过日子。刘忠的父母也并不宽裕,已退休多年的老父不得已去找了个看守仓库的活路贴补家用。
刘忠告诉记者,其实他也挺想出去找个工作,但初中毕业的他无一技之长,参加了好几次招聘会都被单位拒之门外,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理工、搬运工等服务行业,又怕丢面子,所以干脆整日赖在家中靠父母养活。
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
小凌去年刚毕业,却已在家中“待岗”一年了。小凌拉得一手好琴,并且一直品学兼优,才貌双全,很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可就因为毕业前没被中意的一家公司录取,她便一蹶不振,不再积极地找工作。
小凌的父母表示,本来家庭就不是很富裕,却只能眼看女儿这样过下去。而小凌则认为,父母既然生下了自己,就应该对自己负责,钱用在儿女身上理所应当,而对于自己的未来,小凌闭口不谈。
新闻分析
社会学家:“啃老族”多半怕苦怕累
“如果说‘傍’字还是以亲情为基础维系,有些许温情的成分,是社会新人在“心理断乳期”的短暂依赖,那么,‘啃’字的出现,就令人心寒了。”社会学家甘会斌老师认为,“太辛苦”、“太累”,这几乎是所有“啃老族”一致拒绝工作的理由。
甘老师还指出,从伦理上看,成为“啃老族”固然都有各自的客观原因,然而,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就业是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个人信用建立的基础。特别是在那些只有退休金的家庭,“啃老”的行为不仅给父母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在没有支付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占用着社会的公共福利。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新失业群体”自身而言,本领不大而又好高骛远是就业障碍的根本原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天下掉下来个大馅饼”,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也会使自己边缘化,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
心理学家:“啃老族”多有依赖意识
据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丁老师告诉记者,“啃老族”的大量存在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了过多的溺爱和呵护,使他们的孩子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意识。丁老师告诉记者,“啃老族”多是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过多的关注,致使存在很大的心理缺陷,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所以当真正需要独立或面对选择时,他们往往会以逃避来应对。本报记者 刘芳芳 马骄 实习记者 赵定位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