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场馆在投融资体制和功能分布上取得突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奥运会正成为推动北京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其中奥运场馆建设项目具体实施中,在投融资体制和功能分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刘志介绍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上,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在奥运场馆建设中,社会投资占到了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两个主要新建的大型项目,投资10亿余元的游泳馆“水的立方”是由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共同捐款建造的;投资20多亿元的主体育场“鸟巢”的投资政府和业主各占一半。其他项目投资都是企业联合体进行公开竞标,然后投资、运营。这种机制对控制投资规模和赛后利用都有好处。
刘志还介绍说,在奥运场馆建设布局上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避免赛后人去楼空。在场馆的规划布局安排上,一些场馆安排在大学建设,一些综合体育设施规划在运动场比较少的地区,使这些场馆赛后可以成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新建和改建的场馆包括大学内的场馆设施都要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包括设在北京北部的水上运动项目竞赛中心也融入了北部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中。
除此之外,在奥运场馆的使用上,还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能维修就维修,能搞临建的就搞临建。北京市对体育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北京市各系统、各单位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原计划要新建的网球场,因为北京市体育局已经建成了一个已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这样规格赛事的网球场地,就不再新建了。有的体育场刚刚整修完,适当加以改造,增添一些临时设施,就能够满足需要,也不用再新建。对一些难以赛后加以利用和开发的项目场馆或设施,也从雅典奥运会时获得启示,可以搞一些临建来完成。
在建设方案的及时优化调整上也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如北京市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方案已经完成了2次优化调整,原方案用钢量很大,造价较高。调整后的商业配套设施被取消,抬高了竞赛层,外立面的四面大屏幕也被取消。总建筑面积由11·7万平方米降至6·5万平方米,工程造价达到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工程预算标准。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经过优化调整,取消了原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并且屋顶开口扩大,大大减少了用钢量,造价控制在了要求的22·67亿元之内,比原定超过30亿元的投资节省了许多。并且调整后经专家在安全、质量、功能、工期等方面校核和论证,不但没有降低设计质量,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度。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介绍说,经过优化,北京市的奥运场馆建设布局合理,安全有保障,质量可靠,功能完善,工期合理,成本有所降低。从2005年开始北京奥运会场馆及设施建设工作将全面展开,总的将在2007年完成绝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工作,保证各项测试比赛的顺利进行。
2004年8月12日在雅典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6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全会和罗格主席对北京筹办工作的进展包括奥运场馆的建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国际奥委会同意北京的场馆进度不一定那么快。工程完成早了,就要支付维护、贷款、财务费用,但工程慢了,到最后赶工期,不仅会出质量问题,也要多花钱,只要在2007年完成,能满足测试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