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熬不过的黑夜,没有盼不来的黎明。
1945年5月8日深夜。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尔斯特。法西斯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饱受战火蹂躏的欧洲终于迎来和平。
同一时刻,已是1945年5月9日的东方战场。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经过8年抗战,即将夺取百年历史上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60年后,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个胜利之日。打开尘封多年的旧报纸,仿佛也打开了那血与火、泪与笑的难忘岁月……
欢呼
翻阅那天国际知名的报纸,胜利之歌响彻云霄———
苏联
5月9日的《真理报》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德军代表签署投降书的过程:凯特尔元帅满脸涨红,眼中含着泪水。他在桌后坐下,开始签署投降书……
同一天的苏联《红星报》在显著位置发表通讯《我们欢庆胜利》,真实记录了全球各地的胜利之景:“人们歌声不断,手舞足蹈”“更有欢呼的游行人群爬上公共汽车车顶”……
法国
通讯《巴黎的快乐》占据《费加罗报》的头版和二版:汽笛开始长鸣,各大教堂都敲响了钟声。尽管互不认识,许多人手拉手聚成了一圈,跳起了舞蹈。人圈中心的士兵则高兴地手舞足蹈……
英国
《泰晤士报》用大号字体登载《欧洲战争结束》的头条新闻:晚上,篝火将伦敦城整个环绕起来,公共建筑被照得通明。拖船、电动船和其他小型船只在泰晤士河上来回逡巡,汽笛鸣响。天空中不时有飞机飞过,打亮航行灯……
中国
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5月9日一派喜气洋洋:在延安,全市热烈庆祝欧战胜利。中央党校放映苏联影片。许多机关举行跳舞晚会及会餐。“人们兴奋谈论并不断打电话询问本报关于德寇无条件投降的详细情形”。
同一天的《大公报》也充满喜庆:“国民政府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盟军完全胜利”“通令全国各地,自九日起至十一日止,升旗三日,以志庆祝”。
转折
欧洲战场的胜利,是一段历史的结束,也是一段历史的开始。作为同盟者的美、英、苏等大国,为战后的利益开始了新的角逐。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七大正在召开。国民党也在这个时候召开了六全大会。
兔死狐悲。负隅顽抗的日本军国主义,为所谓的“大东亚战争”也在加紧“谋划”……
美国
5月9日的《华盛顿邮报》在详尽报道“华盛顿沉静迎接欧洲胜利日”的同时,透露了“5大国就‘托管形式’更接近达成协议”的信息。
中国
延安的《解放日报》,用四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朱德总司令在中共七大上作的抗战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
在重庆,当天的《中央日报》报道:国民党六全大会8日上午举行第三次会议,听取军事报告,提出党务询问,并临时动议:致电各盟国表示祝贺。
日本
《朝日新闻》发表《为政者要从欧洲战争中吸取教训》的述评,认为德、意失败的原因“在于国内的互相斗争和领导者与国民不团结”,“为政者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充分理解国民勇于战斗的心情,建立一亿人团结一致进行战争的具体方案”。
反攻
欧洲的战斗已经结束,东方的土地血战仍酣。8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了3500万。艰苦的相持过后,胜利的反攻展开……
中国
9日的《解放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新华社4天前发自太岳的电讯:“豫北我军自四月二日发动攻势以来,历时一月,战果空前”,“解放国土七千平方公里,建立沁阳、济源、孟县三县政权”。
同一天,《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等国内主要报纸,都转载了国民党军委会8日发布的战讯:豫南方面:西峡口西我军歼敌三千;湘西方面:“我军于击溃敌之左翼后,各路向东猛追前进,势如破竹,现武冈之围已解”。抗日战场捷报频传,日军已难掩颓势。
美国
《华盛顿邮报》,在头版用通栏大字标题报道:美国“陆军开始向太平洋转移军队”。
同一天的《纽约时报》报道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讲话:“我们的胜利还只赢得了一半……只有当最后一支日本部队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我们的战斗才能结束。”
日本
当天的《朝日新闻》在头版头条,以《敌军仍在冲绳顽固渗透》为题,报道了美军向冲绳岛南部日军阵地大举进攻的情况,中间夹杂了不少日军“顽强抵抗”的描写。
新生
一个成熟的民族,在战火中得到的,必定是新生……
德国
当全世界都在为纳粹的失败放声欢呼时,德意志民族却陷入了沉默。5月8日、9日,一连两天,整个德国没有出版一份报纸。
一段时间的静默之后,5月21日,德国人恢复出版了报纸。《柏林日报》头版头条赫然一行大字:“柏林复活!”“新生活从废墟中开始!”
中国
此时的中国,也在孕育民族的新生。
翻阅当年这几天的报纸,虽然不时可见抗战军属重庆卖儿求生、沦陷区经济混乱的报道,但一条条来自解放区的新闻,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解放区的英勇战斗将士的民军们,在物质上,当然亟须后方的人们源源地去踊跃捐济,以达成解放整个的新中华。”一位名叫家贤的青年在给《新华日报》的信中这样写道。5月8日的《新华日报》报道说,大后方青年捐款慰劳解放区战士,“家贤先生捐款1000元”。
《彭真渠完成放水工程,灌地七顷群众异常高兴》《南冶村社主任根据群众需要办事人人称赞》《正灵路沿线群众互助抢耕》《鲁南我军热烈开荒,帮助群众春耕》……5月9日的《晋察冀日报》,让60年后的我们重见了解放区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