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一枚特殊弹丸高速射向一顶头盔,但只在橄榄色的盔体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弹坑。装药量一次次增大,然而弹丸始终没能击穿头盔。
这是在某实验室进行的一次实验。参试头盔是我军新研制成功的QGF03头盔。接着,美军现役的PASGT头盔接受实验。枪声过后,头盔上的弹孔无声地宣告:中国头盔无可争议地赢了。
创造这一骄人成绩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周国泰和他的课题组。初夏,记者走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探寻新型非金属防弹头盔的奥秘所在。
头盔是重要的单兵防护装备
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头盔是一种重要的单兵防护装备。现代战争战伤统计资料表明,破片及直射弹对战场人员头部的伤害是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士兵头部受伤后死亡率高达4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因头部受伤而阵亡的人数占阵亡总人数的32.5%,远远高于身体其他部位受伤而阵亡的几率。英军统计资料表明,士兵佩戴头盔后死亡率可降低19%。美军在入侵格林纳达的战斗中,有22发7.62毫米子弹击中士兵头盔但无一例击穿和伤亡。战场上,头部面积虽不大,可一旦受伤,大都致命。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没有头盔防护,我军官兵头颈部战伤死亡率高达50.8%,约是二战期间装备了头盔的美军战伤死亡率的1.6倍。
10年攻关打造非金属头盔
“QGF03头盔由盔体、悬挂系统和迷彩盔罩3部分组成。盔体就是大家平时看到的头盔外层部分,悬挂系统是佩戴头盔的带子以及佩戴其他设备的绳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拿着一顶迷彩头盔对记者说。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该研究所和当时鞍山钢铁厂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防弹头盔——GK80型钢盔。但钢盔型号单一、防弹和隔热性能较差,同时还有二次破片伤人的事故记录。为了改变钢盔防护性能落后问题,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周国泰带领科研人员,开始了历时10多年的艰苦攻关。对我军指战员头型进行统计分析、盔型及悬挂件设计、树脂配方筛选、胶膜制备、层压工艺参数确定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先后攻克了头盔制作过程中叠层、热压和切边加工等多项技术难题,终于研制成功第一代非金属头盔,实现了我军防弹头盔研究质的跃升。此后,他们建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军用头盔系统“设计——制造——集成——评价”体系,实现了非金属头盔的工程化、产业化。
性能非凡的新一代头盔
军需装备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防弹指标、防护面积和头盔重量,是衡量头盔优劣的3个“硬指标”。其中防弹指标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头盔的根本性能。而V50值则是准确反映头盔防弹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所谓V50值就是用质量为1.1克的斜边圆柱体模拟弹丸,在规定距离内以不同的速度射击头盔,在达到50%击穿概率的条件下,所发射弹丸速度的平均值即为这顶头盔的V50值。该值越大,头盔防弹性能越好。目前,我军QGF03头盔的V50值是630米/秒,超过了美军现役的PASGT头盔(609米/秒)。在54式手枪、51式标准弹和5米射距垂直入射条件下,该头盔的抗弹率为100%。
在介绍完防弹指标后,技术人员又兴致勃勃地谈起QGF03头盔的防护面积和重量。该头盔的有效防护面积比GK80型钢盔增加了16%。这16%在战场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头盔的重量自然是越轻越好,而该头盔采用的防弹材料主要是尼龙增强树脂、玻璃纤维及芳纶,重量比过去轻了不少。
随着数字化部队的出现,在未来战场上,单兵头盔发展方向如何?技术人员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未来的头盔将会集多功能化、集成化、数字化于一体,更先进、更方便、更人性化……”
头盔,古时便成为士兵的重要防护装具。“盔”最初称“胄”,由于“胄”常和护体的铠甲一起使用,因此,“甲胄”成为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
现代头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据说,1914年的一天,法国军队的亚德里安将军在看望伤员时得知,一名炊事兵在遭到德军炮击时急中生智,把铁锅顶在头上,因此只受了轻伤,而其他很多人都死于猛烈的炮火。亚德里安将军由此受到启发,他要求部队研制金属制成的头盔。后来,人们将法军的制式头盔称作“亚德里安钢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的军队纷纷效仿法军头盔,先后生产出自己的钢盔。头盔的出现,使战争中因头部受伤而导致的战斗减员大大减少。
我军第一代头盔是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GK80型钢盔,于80年代初装备部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军GK80型钢盔在防护性能、防护面积、佩戴舒适性等方面已不适应。于是,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历经多年攻关,终于研制成功我军第一代非金属军用头盔。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