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盛湘忆及广州沦陷前夜,说他是“抗先”最后撤离的
本报记者 罗颖 周乐瑞 实习生 庞文玉
“广州沦陷前夜,我是最后一个从城中撤离的,凌晨2时,才追上连夜开拔的大队人马。”离休老干部温盛湘昨天回忆抗战旧事仍历历在目。
日军轰炸广州时,温盛湘是中大附中的学生,也是救护队中的一员。
“我们在轰炸中冲出去抢救伤员。一个女同学只顾着救人,奔跑的时候一枚钉子穿过脚底,竟然没有发觉。等救了人回来,看到整个鞋面都是血迹,才知道受伤了。”
1933年,温盛湘参加了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那是党领导的地下秘密组织,他1937年入党,在广州市宣传部做干事,宣传抗日。
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光在广州恢复与发展党的组织是不够的,还要扩展到广州以外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于是在广州德政中路原62号成立了秘密机关———党的地区性领导机关外县工作委员会。年仅17岁的温盛湘从此承担掩护工作,并断绝了同所有亲戚的来往。
半年之内,珠三角一带发展党员150多名,因保密工作做得好,这个秘密据点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
1938年10月,日军登陆后经东莞、增城一路向广州推进。中共广东省委了解到国民党将放弃守城,紧急通知撤离。19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400多人全部紧急在芳村集中。20日晚,温盛湘只身返回德政中路62号,取一把驳壳枪和油印用的蜡纸等。
“一片兵荒马乱,市民拿着行李,四处奔跑。”温盛湘描述这个暴风雨来临前的城市,“有些往增城走的,路上就遇见了鬼子,被打死了。”
夜半,等温盛湘急急忙忙返回芳村,发现大队人马已经走了。原来,“抗先”在21日凌晨得到通知,鬼子已经到了沙河,于是紧急出发。温盛湘赶忙赶路,直到凌晨2时才追上。
“沿途逃难的百姓,上万人哪,拿着简单的行李,拖儿带女。拿不动的东西,一路走就一路扔。沿着铁路走,22日终于到了佛山。听说鬼子的部队又向西推进了,只好又走……”(本栏目与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合作)
离休老干部温盛湘昨天指着照片告诉记者:“这是叶剑英送给我哥哥的照片。左边的是叶夫人,右边是那时广雅中学的校长。我哥哥和叶帅是同学,是他们带我走上革命道路的。”
“哥哥长我几岁,是共产党员,我十几岁就开始跟着他干革命,当交通员。”
1934年初,以温盛刚为首的几十人被国民党逮捕关押,14岁的温盛湘时常到监狱去探望哥哥。后来温盛刚等6人壮烈牺牲,温盛湘又到刑场上收殓烈士的遗体。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抗日”,共找到
1,431,48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