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意见再填志愿
明日,湖南省高考非提前批志愿填报工作将正式开始,如何正确填报志愿,在选择自己理想专业的同时,争取最大的成功率,成为众多考生的头痛事。昨日,记者就“第二高考”——志愿填报问题,向部分专家进行了咨询。
【建议】
三类考生择业有讲究
据了解,在往年填报工作中,有三类考生择业困难。第一类:择专业段考生。今年热门专业为生物工程、新材料类、经济类、法律等。不少考生因担心自己是否能达到所选专业的分数而举棋不定。第二类:高分段考生。高分段考生是指考生在就读学校中处于相对高分段。他们“心气”很高,选择专业的倾向性很强,明确表示非某专业不上。第三类:分数线段考生。一些考生的估计分数在今年预估的重点线和本科线附近,他们总是感到左右为难。
据部分高校负责招生咨询的老师建议,对于此类考生,要注重以下5点:
1.注意往年录取线——研究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别注意历年某高校在考生所在地的最低分数线和平均分数线。
2.关注录取规则——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对患有某种疾病的考生在录取时可能会有限制,某些高校在语种上有限制,应注意。
3.了解专业信息——不能光看专业名称,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了解。
4.考虑填报技巧——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要报考院校的情况,认真选择自己的专业,尤其是第一志愿。
5.听取父母意见——因为相对考生来说父母毕竟见多识广。
【提醒】
避免盲目 孩子选择为基础
据专家表示,填报大学志愿要避开家长“盲目”拍板、学生“盲目”听话、学校“盲目”指导的“盲区”。
填报高考志愿是人生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盲目地选报,被动地听从,只能给考生自己的人生带来苦果。由此,家长要在充分听取孩子意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孩子填报什么志愿作出判断,但是,要和孩子以及学校的教师切磋,并作为参考意见提供给孩子,千万不可武断。这时家长的角色是“参谋长”,而不是“司令员”,最终,填报什么样的志愿还得孩子自己做主。
孩子也不要对家长和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考试成绩、报考的人数等多方面信息作出综合判断,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作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但是也不要武断,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毕竟家长和老师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有许多学校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上年的录取分数作为标准,而不是因时因人制宜,因此极容易造成漏报。所以,教师指导时要权衡利弊,因人、因分、因信息而异,使填报的志愿“稳、准、狠”,达到学生、家长、学校“三满意”。
第一志愿要拉开梯度
据了解,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中即可录满,一般不招第二志愿考生,名牌院校、热门专业更是如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最好选择该批次中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而且自己的分数线差高出该校近几年录取平均线差,求稳。志愿要有梯度,梯度是指同批志愿的高低不同的层次,考生在第一志愿确定后,其他志愿应由高向低向下排列,既不要“平行”更不要“抬头”,否则极易造成志愿落空。考生还要注意拉开同一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档次。考生如果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考分在批次录取控制线边缘,不好拉开档次,也可以平行填报,但一要选“冷”,二是避开填报地域相近、声誉相当的院校。
另外在服从分配一栏中,考生如果服从调剂,大大增加了录取机会。一些实力不是特别强、对专业又不是非常挑剔的考生应当珍惜这个机会,慎填“不服从”。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给自己增加被录取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承担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
招生章程补充规定看仔细
很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对某些专业提出了一些补充要求。这些补充规定和录取息息相关,考生应当重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遗憾。比如,一些高校的师范类专业、航海类专业,绝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等,都有对身高的要求。同时还需提醒,身材过于矮小、残疾、体表有明显缺陷的学生,毕业后当教师可能会遇到困难,建议这些考生应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师范类专业。 新报记者 卜劲文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志愿”,共找到
10,177,06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