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赋予县(市,含双阳区)政府行使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吉林省将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城市晚报记者 常旭 李晓静/报道 张术/摄
本报讯 昨日,全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透露,从7月1日起,赋予县(市,含双阳区)政府行使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与此同时,除延边州外,在经济社会事业方面实行省对县(市)管理体制。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体制(不包括延边州),调动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省对县(市)能下放的权限都下放
在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省对县(市)要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除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能放的项目都要下放到县(市)管理;须由省管理的项目,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有必要的,可采取授权或委托方式交由县(市)管理,定期向省有关部门备案。
落实县(市)党委对驻县(市)由中央和省垂直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协管权。凡中央没有明文规定的,其党组织关系都应实行属地管理,主要领导的任用必须事先征得当地党委同意。
新增设涉及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项目,须广泛征求县(市)意见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除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再上收县(市)经济社会管理部门和管理项目管辖权。
县(市)政府要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搞好自身职能定位,把能放的权限放给市场,放给企业,放给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市对所辖县(市)负有组织协调责任
市对所辖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跨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负有组织协调的责任,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负有领导、扶持和督查落实的责任。党政领导关系、人大政协组织关系及公检法系统管理体制不变。
延边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允许范围内,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扩大所辖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具体放权事宜由延边州自行确定,报省备案。
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体制
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体制(不包括延边州),调动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在财政预算、决算、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方面,由省级财政直接对县级财政,各项财政工作直接部署到县(市)。暂不调整市(州)与县(市)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收支范围,市级财政继续履行对县(市)财政的指导、支持和监督职责。
建立省对县(市)财政分配激励机制。省每年从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中集中5亿元左右,与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直接挂钩,以奖代补,鼓励其加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县(市)财政的支持力度。随着省级财力的增强,在预算安排上,逐年加大对县(市)的财政补助力度,力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连续支持五年。积极争取国家对县(市)的各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建项目供地权全部下放到县(市)
县(市)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现规划期内的各种非农建设预留地的征用力度,尽可能增加县(市)政府的土地储备。已征土地不能在短时期内开发建设利用的,可返租给农民继续耕种,防止土地荒芜。
新建项目供地权、存量土地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市),县(市)可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依法自行审批和管理。
每个县(市)至少建一个工业集中区
每个县(市)至少规划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区,其规划规模要留有充分余地,老城区的工业企业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需搬迁改造、实行“退二进三”,也要在工业集中区发展。
对新办个体实行零规费零收费
除国家法律及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放开民营企业经营行业、范围和领域。对新办个体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行零规费和零收费。对新办个体工商户可按底限征收营业税。对新办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税务部门要给予减免所得税照顾。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新增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缩短摊销年限。对进入工业集中区企业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实行优惠工业地价政策。
弘扬创业文化,启动“小老板”培训工程。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同全省区划调整结合起来,发挥长、吉两个大城市和7个地区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县(市)党政正职列入省委管理
适应扩权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市)党政正职列入省委管理。在全省范围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配备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县(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应工作届满以上,以确保县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县(市)领导班子对本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负全责,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主体。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变化大的县(市)的党委书记,可提拔担任副厅级职务,并留在现职岗位工作。对连续两年不能完成责任目标和工作没有起色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给予调离或降职使用。
省、市(州)在搞好简政放权的同时,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县(市)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确保依法规范用权。不准借扩权之机以任何理由增加机构、编制和人员,不准以任何理由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省直有关部门要针对放权后县(市)用权事宜搞好培训。
我省每年600万元奖励强县(市)
设立争创强县(市)奖和升级晋位奖。省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争创强县(市)奖,按规定指标实现额度占60%、增长速度占40%的权重评选;升级晋位奖,按规定指标实现额度占40%、增长速度占60%的权重评选。按一等奖100万元,二等奖80万元,三等奖6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中40%用于奖励县(市)党政主要负责人。
对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行列的县(市),每评入一年,省财政奖励1000万元,其中20%奖励党政主要负责人,30%奖励县级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本报记者专访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肖欣
权力下放是增强县域实力
■记者 常旭 李晓静/报道 张术/摄
本报讯 省政府决定将省直机关1/3的权力下放到县(市),这是吉林省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放权”,是唯一一次上升到政策层面的“放权”。昨日,记者采访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肖欣时,他说,在放权的过程中有阻力,但是由于全省上下对此项改革高度重视,整体进展比较顺利。
问:此次全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会议对于我省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这次“扩权”会议是省委、省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召开的,是慎重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我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是一个重大举措。这项工作涉及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涉及到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到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发展县域经济,使县(市)经济由快走变快跑,重要的是清道除障、松绑放权,也就是说要解决体制、机制性重大障碍,给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动力、压力和县域发展的能力。
问:县域经济发展为何在我省意义重大?
答:县域经济发展对全省来讲有关键性的意义。主要是因为我省有49%的经济总量在县域,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不发达,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在城乡统筹、“三农”上有很大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障碍性问题意义重大。
问:发展县域经济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加快工业化发展,县域的主要矛盾是工业化问题。我们的县虽然整体经济总量在全国中等偏上。全省县级财政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只有10个,县级财政收入不足5000万元的县有9个。由于县财政能力小,要解决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抓住工业化这个主要矛盾。
问:放权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答:省直机关掌握下放的权利占所有掌握权力的1/3。力度很大,放权中较重要的是财政体制实行省管县体制,它有几点好处。首先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另外,省政府有效加大对县域财政的支持,市、县(市)和省的财政分成中,增量会留给县(市),极大增强县域实力,对支持县域经济和县社会事业发展有好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财政体制”,共找到 893,194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