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九八三年至今,随着阿南惟茂先后出任日本驻华使馆参赞、公使到现在的特命全权大使,阿南史代也在北京长期居住了十多个年头。作为历史学者,她不失时机地对其最感兴趣的北京寺庙古迹、古村落和佛教文化进行了完整又仔细的考察。阿南史代笑着说:“也是生得逢时。七六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时,外国人只能去颐和园等五个地方观光。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大多数地方均向外国人开放了。所以,我也有机会利用过去收集到的北京旧地图为坐标,一一寻访散落于京城各处的寺庙古迹。我首先发现并确认了北京作为都城地位始于辽金时代,其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佛教,这也形成了京城古寺庙特别多的浓厚历史色彩。”
这些年来,阿南史代的足迹遍及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乃至偏僻乡村,她先后探访考证的佛教庙宇圣地就达四百多处。她发现大多数庙宇已成为遗迹,甚至连断壁残垣都不复存在,昔日暮鼓晨钟都成为了历史追忆,但唯有众多古树被保留下来。她以历史学家的敏锐和独特视角开始以古树为标识挖掘历史的深度。阿南史代说:“只要古树还在,说明历史还活着。”新出版的《寻访北京的古迹》一书,就是阿南史代从自然古树、雄石、宝水为“切入点”,展示北京独特人文史迹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不要说是外国人,就连中国历史学者至今为止尚无一人进行过如此成功的研究。从“古树活的历史”中,从“石头历史的回声”里,在“滋养万物的水源”前,你可以感受到阿南史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永恒梦想与倾情追求。许多读者在给阿南史代的信中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在您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中,我们找到了心里的老北京,发现了年轻的北京,还有值得思索的未来北京。
阿南史代的公公阿南惟畿是日本陆军大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各野战军司令,一九四五年四月担任陆军大臣。同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阿南惟畿于次日凌晨在陆军大臣官邸剖腹自杀。阿南史代的婆婆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饱受动乱之苦的她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劳,将八个孩子哺育成人,其中包括将排行最小的阿南惟茂送进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深造。在阿南一家所有孩子全部自立后,原来一直在家修行的她正式在长野出家了。目前这位比丘尼老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寺庙。
谈到婆婆比丘尼,阿南史代立刻充满着对其无比的尊敬和敬仰。她说,当初她嫁到日本时,因丈夫很忙,她就一直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常常手把手地教她做日本饭,细心讲解日本文化和礼仪。她还常常跟着婆婆到奈良的药师寺去念佛,接触了大量的佛经等,从而对佛教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阿南史代说:“记得当初我日语不好,因此常常和婆婆用汉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婆婆的经历和修行,也是我花了二十年时间完成重走日本圆仁法师入唐求法之路的精神动力。”
圆仁法师在日本被誉为日本的玄奘。他于公元八世纪入唐求法历时九年,足迹遍及近半个中国众多的名寺古剎。他每天以日记记录参访寺院、求法问道的游学经历。这部日记就是闻名于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它不仅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为世界三大游记,对日本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探索日中佛法法乳一脉的法缘亲情,重温和研究圆仁入唐求法的心路历程,阿南史代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开始按着圆仁日记进行踏古访今,体味和见证历史之盛衰变迁。她从日本的福冈出发,渡海到中国的扬州,经开封、西安到五台山,再到青州、蓬莱,最后从文登回到日本。圆仁唐朝求法九年,而阿南史代追寻前贤之路断断续续历经二十年,直至去年十月才大功告成。
说起圆仁走过的路、住过的庙、见过的中国高僧乃至中日间佛法大事,阿南史代如数家珍,说得比专家更形象、更生动,就好象那些曾经逝去的故事一直活在她的记忆中。确实,她是在用自己的心灵重温着一个盛唐时代中日历史与人物、文化与信仰互动的盛况。
阿南史代告诉亚洲周刊:“在中国的唐朝,日本向中国学习了很多东西,接下来的一千年,日本也一直追随中国,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才落后于日本。”阿南史代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刚来到中国时,中日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但现在这两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差距缩小很多,差不多将会走向两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同处于的一种平等地位”,她认为,这种平等意识极为重要,这是中日两国间做朋友的前提和基础。
谈到朋友,阿南史代感慨而又兴奋:“这是我十多年来在中国长期居住生活,从事研究探访京城史迹中另外一笔宝贵财富”。更多地被东方文化所改变的她,在家庭观念上是日本式的,在学术探索中是美日中融合式的,在处理朋友关系上则是中国式的。
阿南史代说,她有许多中国好朋友,中国人交朋友是一辈子的缘份。美国人很容易交朋友,但一般都交不深;日本人则很不容易做朋友,要做就是最好的朋友。“中国的好朋友是你需要时,就一定会站在你身边的人”。
阿南史代说:她的许多寻访研究工作的完成,很多就是靠中国朋友坦诚无私的帮助与支持。所以,在她《寻访北京的古迹》的每个章节后,特别的都有一篇“难忘北京人”,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她说,“听他们说老百姓的故事”,这也像古树一样,是活的历史。
(亚洲周刊.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