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环保总局发布消息称,经环保总局专家组认真审查,一致认为清华环评报告实事求是,认定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具有严重缺陷。考虑工程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统筹计算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本,环保总局对防渗工程提出了具体的全面整改意见。
整改要求
★要求一 未铺膜区域不得再铺膜
内容:对圆明园东部尚未实施湖底防渗工程的区域,不再铺设防渗膜,全面采取天然粘土防渗。
依据:虽然目前没有复合土工膜防渗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环境毒性的报道,但其环境友好性低于天然防渗材料。考虑到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公园的特殊性,应该优先选择相适宜的防渗措施。
★要求二 绮春园已铺膜全部拆除
内容:绮春园除入水口外,已铺的防渗膜应全部拆除,回填粘土和原湖底的底泥。湖岸边不能再铺设侧防渗膜。
依据:绮春园各湖下均有天然粘土层沉积,具有很好的抗渗能力,因此没有必要采取膜防渗措施。而且绮春园具有合适的粘土资源,用粘土防渗可以保持一定的渗透水量,从而有利于维持水质和原有的生态环境,适量的水渗透有助于维持局部的水循环。
★要求三 长春园防渗膜部分拆除
内容:长春园湖底高于40.7米的区域要立即拆除防渗膜,回填粘土,湖岸边也不能再铺设侧防渗膜。
依据:长春园是水生动植物观赏水域,位于古河道的核心区,其湖底渗透性强,水体水质较为敏感。
这一改进方案可以使长春园区域在高水位时维持一定的下渗量,补充地下水,以利于生态条件的保持;同时,维持圆明园湖泊水质所必需的适量水交换。在低水位时,能够保持基本生态用水,保证水生动植物的基本生境。
★要求四 对福海防渗膜全面改造
内容:对福海已经铺设的防渗膜进行全面改造。以砂石为主的回填区域,要去除掉表层的砂土,铺设上天然粘土,原湖底的淤泥土要全部回填。除码头周边10米区域外,其余区域的驳岸应拆除侧防渗膜以保证充分的侧渗补给。同时,为维持圆明园内水域的生态系统功能需要,必须统筹规划园内用水,增加来水量,尽可能利用中水,保证来水的水质,园内的水体质量也要严加保护防止污染。
依据:福海历史上是大型的皇家游乐水域,目前也是园内水域面积最大的区域。按照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该区域以辽阔舒展的水面为特色。目前,该区域以福海水域景观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周边物种多样性、稳定立体的水生、湿生、陆生生态系统和连通性良好的景观格局。
福海之下的沉积地层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但防渗膜施工使原底泥的防渗结构遭到了破坏,因此综合考虑水域功能,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铺设天然粘土并全部回填原湖底的淤泥土,可以为底栖动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拆除部分驳岸侧防渗膜可利于维持福海周边生态系统必要的需水量。
公众调查
公众大多反对铺膜
清华大学在进行环评工作中,对公众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人不赞成铺设防渗膜(如下图1);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拆除部分防渗膜,采取弥补或替代措施(如下图2)。
审查结论
★结论一 应当防止湖水过度渗漏
内容:为防止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在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圆明园确有必要采取综合的节水与补水措施,以防止湖水的过度渗漏。
依据:2000年以后,由于补水量减少,渗漏量加大,圆明园湖内无法保持应有的水深,严重威胁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导致动植物等大量死亡。
★结论二 防渗施工造成严重破坏
内容:圆明园铺设防渗膜工程在重要的人文遗迹内实施,阻碍了天然地层中地下水的下渗过程。在有限水量补给条件下,容易在防渗膜上部的底泥中出现营养物质和盐分的积累,加大了水质恶化的风险。东部防渗工程的水体受总氮、总磷的影响较为显著,如不能保证适当的水体交换量,有可能导致湖水污染。
依据:在施工中,由于湖水排干、湖底沉积物翻动,使湖中植物构成水生生态系统完整食物链的主要成员消失殆尽。约0.5~1.5m厚的底沉积物被全部翻动移位,各类底栖生物的生境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部分死亡。目前,大多数湖盆内的水生植物已经消失,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夏命群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防渗”,共找到
251,77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