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
虽然发生在伦敦的连环爆炸给正在苏格兰举行的G8峰会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恐怖主义阴影,但它也再次提醒世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仅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协调,更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即使拥有“克己”的文明传统,一个综合国力日益膨胀的大国要刻意保持低姿态,亦是无法持久的选择。国家安全需要地缘政治保障、自然资源短缺需要交易获得、经济比较优势需要市场空间兑现……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呼唤“大国义务”之担当。从现实角度出发,我们得以更为准确地厘清“中国和平崛起”应有之义;过去,在“有所不为”方面,我们框定得较为详细,而现在及未来,于“有所为”向度上,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难以回避的任务。
胡锦涛主席前往英国苏格兰鹰谷出席与G8领导人对话会,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谋求“有所为”的新定位。连同之前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可以更清晰地看见中国“国家战略”的新主张。上海合作组织从共同反对恐怖主义起步,自成立之日起便体现出一种良性生长的力量,发展至今不仅有效遏制了恐怖主义的蔓延、重塑了中亚地区安全格局,而且为各国经济互补、务实合作打开了空间,无疑贡献了区域共赢的范例。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收获了“睦邻友好”所包含的多重效果。首先维护与扩大地缘上的安全保证,优先予以考虑,中国已迈出“有所为”之途上坚实的一大步;在此基础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合作与博弈,可视为中国在“国家战略”上的顺序安排。或许胡锦涛主席此次外交行程安排先“近”后“远”系一种巧合,但从中解读出象征意义也并非穿凿。7月1日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联合申明,以及此后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声明所表述的反对单边主义意识形态,呼吁在“不断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多边合作”的主张,更是直接阐述着中国的原则立场。无疑,中国“有所为”不是表现为对西方主导的既有国际政经格局简单地说“不”。相反,“有所为”表现为在坚持原则同时,积极从既有国际格局中获得应有利益。胡锦涛主席带着“崛起中国”的“国家底气”与会八国集团领导人对话会,但正如早报昨日报道所分析,此行又可称为“缓压之旅”。按照关于国家发展的既有“历史经验”,一个国家的兴起通常会给世界带来种种挤压与变局。在此意义上,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甚嚣尘上不足为怪。这客观上需要中国领导人宣讲国家所宗奉的“和平崛起”原则内涵,表达中国诚意的同时,缓解其他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猜忌对中国发展所造成的障碍。中国崛起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要抓住发展机遇,优化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同样是西方国家领导人和战略分析家们面临的挑战。目前西方主流的战略思想不乏明智的认识和观点。比如,面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活动,包括对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购买,不少西方有识之士就认为,让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框架下获得配置资源渠道是最佳选择。让这样的观点成为西方社会的共识,就中国而言,同样需要更广泛地介绍“和平崛起”的理念。
昨天,在与胡锦涛主席的会见中,英国首相布莱尔高度赞扬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经济整体地位使然,在讨论世界经济、全球环境保护以及降低南北差距等重大问题时,没有中国与会是存在缺陷的。对八国集团的态度,近年来中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已积极评价其正面作用。这显露出中国不排斥参与西方主要国家所搭建议事平台的意思表达。为和平崛起的“有所为”战略目标实施,中国如能成为G8这一会议机制的正式成员,当有所裨益。如果处理得当,参与八国集团将不会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传统角色定位发生难以调和的冲突。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和平崛起”,共找到
171,20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