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盟的领导人梅克尔有可能在不久后的德国大选中替代施罗德,虽然此间媒体认为梅克尔对华会趋于强硬,但是基于中国的影响力,政策微调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国际先驱导报驻柏林记者袁炳忠报道 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有一座现代化的办公楼,办公楼外墙悬挂着一个用英语和简体中文制作的巨幅广告:“出租500平方米以上的高级办公型楼面”。柏林的各大餐馆现在都能提供崭新的中文菜单,在3星级以上的酒店,房间里有印刷精美的《德国购物指南》,在旅游景点,游客还能看到中文说明文字。这些细节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德国正在掀起“中国热”,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深入这个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欧盟对华友好旗帜将倒?
目前,德国已经确定在9月中旬举行大选。从目前的民意测验来看,总理施罗德有可能败北,在野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可能获胜,而基民盟主席梅克尔则有可能成为德国下一任总理。几乎每年都访问中国的施罗德可谓是个“中国迷”,为促进德中关系发展做出了不少努力。如果德国政局发生变化,德中关系会出现倒退吗?
此前,包括“德国之声”在内的德国媒体都对未来的德中关系表示了担忧,它们分析说,新任的领导人可能会让德国更靠近美国一些,从而影响到德国的对华政策,如果该假定成立,一直以来引人关注的对华军售等问题都将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因为众所周知,施罗德一直是欧盟对华友好的一杆旗帜。
但是基民盟的领导人并不这么认为。其领导人之一,德国布兰登堡州内政部长施温伯赫姆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基民盟执政,德国的对华政策也不会有较大调整,基民盟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全面发展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从根本上看,中德关系具有牢固的基础。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提前两年超过1500亿美元,其中中德贸易超过500亿美元,占三分之一。到2010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赠款最多的欧洲国家。
对于德国来说,中国意味着机会,中国代表着未来。德国政府姓“德”,而不是姓“基”,也不是姓“社”。因此无论默克领导的基民盟,还是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都会从德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发展德中关系。施罗德的前任科尔属于基民盟,同样为德中关系发展做出了不少努力。中德建交后,他作为基民盟主席于1974年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访问。在担任德国总理16年间,科尔先后4次访问中国,卸任后又3次访问中国。基民盟前不久还派基民盟议会党团副主席塑伊布勒访华,解释该党的对华政策,他发出的信号是:如果基民盟执政,对华政策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微调在所难免
但是施温伯赫姆仍然对本报记者指出,对华政策的微调在所难免。他告诉记者,基民盟支持施罗德关于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立场,但是基民盟认为,德国需要与欧盟其它国家进行协调,与美国协调,德国不应该自己单枪匹马地叫喊。欧盟是集体决策,德法需要征求其它中小国家的意见。现在欧盟中的东欧国家都在抱怨:原来我们受苏联控制,现在我们又要受德法控制,所以在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也要关注它们的立场。
同时,由于基民盟属于右翼,是保守党,如果基民盟执政,德中可能会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出现摩擦。所幸的是,中德之间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通畅的对话渠道。
此外,施罗德执政这些年,美德关系一直龃龉不断,双方批评对方常常不留情面。从传统上看,基民盟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基民盟执政,可以预料,德美关系将会有所改变,德国政府可能不再会像施罗德政府那样经常与美国唱反调。德美关系这种可能的变化会不会影响中德关系?
事实上,德美关系并不能代表全面的欧美关系。德美关系改善了,法美关系未必改善。美德关系,乃至美欧关系的症结在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在于美国总想领导世界。所以,在欧洲,对美国说“不”的不仅仅是德国,法国说“不”的声音比德国更响亮,其它被美国国防部长骂为“老欧洲”的国家也看不惯美国的霸道。因此,基民盟上台后,德美关系会有所改变,但是德国谋求大国地位、主张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双方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还是会有分歧的,德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德关系的影响有限,对中欧关系的影响更小。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对华政策”,共找到
50,44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