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俊
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一样闪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这个有如启明星般的名字,曾点燃十五世纪的文明曙光,辉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航路。这位航海先行者以智慧为舵、意志作桨,扬起和平的风帆,饮风餐浪二十八载,犁波耕澜数十万里,筚路蓝缕,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05年7月11日,郑和这位10岁入宫为太监,跟随主子金戈铁马南征北战,为明成祖朱棣登基立下赫赫战功的宦官,雄姿英发,目光远眺。他的麾下是200多艘战船载着27000多名壮士。在高樯重桅、旌旗猎猎的隆盛威仪中,郑和开始了七下西洋史诗般的航程。到1433年,他的船队远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出发87年之后,意大利人哥伦布于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被他误认为是亚洲岛屿的美洲新大陆;92年之后,葡萄牙人达·伽马于1497年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沿着郑和当年开辟的航线抵达印度西海岸;116年之后,葡萄牙人麦哲伦穿越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后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郑和以率先近一个世纪的脚步,领跑了世界航海探险运动。
拂却600年烟云,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一页班驳的历史,重新端视郑和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航海家,重新仰视中华民族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那一叶斑斓的风帆。
智慧之光
思想有多远,步伐才能走多远;目光有多宽广,胸怀才能有多博大。郑和每次远航,都是万人出征、百舸齐发,帆阵如云、旌旗蔽天,其规模之庞大、组织之严密、装备之精良、气势之旺盛,让亚洲任何一个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而后来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船队只有几条船,最多不过20条船。
场面之壮观固然令人称叹,但郑和之帆所绽放的智慧之光更令人称奇。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涉及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磁力学、工程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气象学、生物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代表了科技领域的最高成就。郑和宝船从结构到机巧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令欧洲造船业难望其项背。当年这支庞大的木船编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大海上,“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不能不说是航海史上的奇迹,他们运用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指南针,通过星辰定位,精确引航;他们采用昼行认旗、夜行认灯等方式,实现船舶间的联络、调度;他们绘制出标有530多个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名称的《郑和航海图》,准确、形象、丰富、完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成为包括亨利王子、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航海家竞相秘密寻找的资料……智慧之光,照亮了沉沉夜幄。
海路遥迢,水天茫茫,荒岛暗礁、冰川海沟、漩流风暴无数,可谓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云谲波诡中不会没有桅断桨裂之苦,风蚀浪损中不会没有折戟沉沙之灾,但郑和带棺出海,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表现出非凡的胸怀与气魄、超人的胆识与勇气、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他的勤劳、勇敢和聪明,完成了一个人对国家的贡献、一个民族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征帆如碑,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伫立在五千年如铁的长风中,雄峙瀚海600年。
文明之舟
走出国门需要自信,更需要实力。
15世纪以前,中国、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走在世界前列。1405年,法国尚处在英法百年战争的中期,兵燹频仍,生灵涂炭;英国正废除农奴制和劳役制,发展自耕农占多数的经济社会,并逐步形成英国民族国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处在奴隶制社会和部落纷争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诸岛仍然处在原始公社制社会阶段。而此刻的明朝正处在“永乐盛世”,国家一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
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手笔皇帝之一。他继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诸多英明政策,战而不乱,开而不禁,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这位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复秦长城、扩建大运河、建造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爱好天文的皇帝,登高望远,看到了蔚蓝色波光的诱惑,遂出台一系列发展造船工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政策。由此,中华文明的脚步迅速从陆路向海上拓展。
郑和把大明王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也把中华古代文明种在了风情万种的异域。他忠实地执行“以德睦邻”、“厚往薄来”的“宣德化而柔远人”的外交政策,致力弘扬中华礼教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手工艺、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肩负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郑和以舟楫之便,促进了部落间的融洽。长期生活在一定圈落的人们看到了异邦文明的多样性,滋生了对文明进步的向往。一些宣扬文化、宗教的使者,一些弃水登陆的水手,一些传播水稻种植技术、渔猎技术、织造技术的工匠,一些不经海上颠簸的老弱病残和在风暴中弃船求生者,被留在异域孤岛,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客观上起到了提升土著文明的作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几百年地,他们眼巴巴地眺望东方,等候祖国的宝船来接他们回家。濡湿的目光一次次地被连天洪涛挡住,凝成行行苦泪,最终风干成荒冢青碑上斑驳难辨的汉字。只是在若干年后,有人依稀听说自己的祖先是从东方来的一条大船上下来的,有青瓷花瓶瓦罐碎片为证。两位秘鲁专家甚至发现美洲土著人的DNA与中国广东人相似。这一医学发现的背后,该有多少动人而又酸楚的故事!
和平之旅
郑和前后,世界各国林林总总的征帆风樯中,惟一堪称“和平之帆”的,是郑和的船队。
大明王朝表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范和博爱仁慈的胸怀,以和为贵,广施博予,照顾各方利益,协调多边关系,既树立中国权威,又不伤及各国利益,远近岛屿一样亲近,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各种宗教和平共处,多个民族相互依存。他们以和合文化安抚各邦,以儒家礼仪教化四邻,以强大的海上武力震慑兴风作浪者,文宣武备,恩威并重,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维持国际秩序、维护诸国稳定、保障海上安全,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郑和宝船上满载的是精美的金银、丝绸、瓷器、漆器、铁器、金幡、香炉、香油、中药、茶叶、食物、家畜、植物等礼物,以及操有各种手艺的能工巧匠、精通各种语言的翻译和佛教、伊斯兰教人士,沿途各国人民惊奇而热烈地迎接着这些来自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穿着长袍彬彬有礼的使臣。郑和船队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变成海洋的节日和节日的海洋。
沿着郑和开辟的友谊之路,诸国君主使臣纷至沓来,献贡礼拜,形成“万邦来朝”的盛景。朱棣在位22年,亚非国家使节来华318次,平均每年15次。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四个国家先后有七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还有3位国王访华期间病逝,留下遗嘱要托葬中国,明朝都按照君王的待遇一一厚葬。
传播浩荡皇恩,普洒文明雨露,也使郑和赢得了声望和爱戴。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民到处为这位中国的“和平之神”、形象大使建庙竖碑,冠以“三宝”之名的庙宇、山城、街道、港口、宫殿、水井、石碑、禅寺,遍布各岛。人们不会为强盗树碑立传,只有和平的使者,才能享此殊荣!
航路漫漫,游历无数,但郑和船队没有建立任何自己的城堡、据点和殖民地,没有贩卖黑奴,没有强迫推广自己的语言。他的船队数次穿过马六甲海峡,却从未对马来西亚有过一寸土地的要求。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几百年来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日本人无数次地把战刀插在这个沟通东西方的咽喉上。一些航海家、探险者同时也是双手沾满鲜血的侵略者、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为争霸海上,把地球“咬”成两半:西班牙独占美洲,葡萄牙抢占亚洲与非洲。哥伦布这位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的热那亚水手,毫不隐讳地宣称自己要去“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中国和印度,就像当年十字军东征的士兵坚信“东方遍地流着奶和蜜”的蛊惑一样;葡萄牙海上远征队公开声称其在非洲西海岸的主要目标,是贩卖奴隶、寻找黄金和象牙。利益使航海家变成殖民强盗,在欧洲伸向亚洲的魔爪中数葡萄牙最凶狠,这个小国也因香料贸易一跃成为富庶强国,中国澳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落入葡萄牙殖民者之手。航海家达·伽马率领坚船利炮前往印度,一路烧杀抢劫,把砍下的土著居民的手足、割下的嘴唇耳鼻、敲掉的牙齿,竟以船装舟载,恶行令人发指!他们曾在印度洋遇到一艘从麦加返回的没有武装的船,一次烧死船上的摩尔人700多!还用大炮摧毁了印度城市科泽科德。西班牙人坚称自己为攫取食物、香料和黄金而航海。勇敢的麦哲伦没有想到他会葬身于比他更勇猛的菲律宾群岛部落居民愤怒的刀下。他的船队出发时265人,3年后回到西班牙时仅生还18人。
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早期的航海史是扩张、侵略、殖民的历史,也是各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他们在海上掀起的血雨腥风,使一部本应亮丽迷人的航海史,变得血迹斑斑、不忍卒读。
今天非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里,欧洲人登陆时使用的火炮和中国人馈赠的陶瓷瓦罐排列在一起。这种鲜明对比是对郑和的和平之旅与欧洲航海家的扩张之旅、殖民之旅最好的评判。
世纪之祭
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加文·孟席斯,英国前海军军官、作家、历史学家。
2002年3月,孟席斯在英国伦敦宣布了一个震惊国际航海界、历史学界和考古界的消息:最早绘制世界航海图的是中国人,第一个到达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明代的郑和!先于麦哲伦穿越“麦哲伦海峡”,开辟世界环球航程的第一人是中国人郑和!第一个绕过好望角的不是达·伽马而是中国的船队!
他是在研究威尼斯制图家匹兹加诺绘制于1424年的一幅海图时获得这一发现的。因为他发现了另一幅标记有中国舢板、地名与航线标识比匹兹加诺海图更丰富、更具体、更完美的海图———这表明曾有更高文明层次的航海家做过环球航行。要完成如此宏伟之旅的航海家,必须来自一个具有相当政治威力、经济实力、科技能力和航海经验的国度。就当时世界范围来看,非中国莫能。
孟席斯沿着这条思路和航线“按图索骥”,经过14年的研究,对1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念物、古城堡、珊瑚礁、荒滩孤岛的实地踏勘,对900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史料的查证,以及对沿途所发现大量诸如中国瓷器、丝绸、贡品、石雕、帆船遗骸、汉字,甚至中国式耳环等实物的考察,把自己的成果写成《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他之所以截取并放大1421年,是因为这一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典。
我们对孟席斯的探索精神肃然起敬,为我们先人的骄人业绩而自豪,也为郑和的命运而感叹。
郑和是一位孤独的蹈海者。他的前头,只有几位摸着海岸线前行的航海家,他的身后近一个世纪才有哥伦布、迪亚斯、达·伽马、麦哲伦、库克等人的帆影。但真正让英雄孤独的,是高处的寒意。郑和与风浪搏斗得筋疲力尽时,并不清楚万里之外的大明朝廷里,正酝酿一场轩然大波。郑和船队六下西洋返航后,朱棣皇帝驾崩于北征途中,便有人开始责难朱棣的外交政策。加之明朝后期,灾害连连,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有人便指责郑和出海是劳民伤财,所以朱高炽即位当天即颁诏停止造船、召回人马。
但禁航令不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时局的尴尬和经济上的窘境,反而阻滞了日益兴旺的海上贸易。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保守观点直接滋生和助长了闭关锁国的政治主张。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郑和近十年风帆未启。
1431年,经历了国门无人叩问的落寞之后,新登基皇帝朱瞻基派遣年已六旬的郑和第七次出航。此时,这位斗得过刀风剑雨却躲不开唇枪舌剑的老航海家,知道这很可能是一生中最后的航程了。作为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亲自到麦加朝觐是他终生的愿望。然而就在这一次,郑和却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放弃一己之愿。他派出穆斯林水手去圣地,自己却悲怆地留守在他七下西洋七次驻足的印度古里,凄楚地遥望阿拉伯海对面,那儿时就景仰的圣地。我揣度,郑和此举是想向世人表明,他不畏艰辛远涉重洋,是为了大明皇朝和中华民族,决不是为了实现私愿。因为最终,也就是在这一次,印度古里永远地留住了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家。
一切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熊熊大火———为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甚至焚烧了郑和浩浩荡荡满挂荣耀的船帆、苦心经营多年的造船厂和耗尽心智的造船图纸、航海日志、航海资料。一代先行者开辟的航路就这样葬送在火海。明人一炬,遗恨千古!随后,明朝陷入了彻底的禁海政策———外贸商人被处死,外语教学被严令禁止。及至清朝政府,甚至规定———片帆寸板不许出海,界外不许闭行,出界以违旨立杀!———一个民族的航船就此搁浅了几百年!
几百年来,我们想祭奠我们的航海先辈,竟很难找到一片帆布或者船板。我们只能在外国博物馆里借阅一眼流落他乡的海图复印件,只能从外国考古发现的只言片语中解读一二,只能从外国人打捞的中国帆船遗骸中吊祭我们先人的风骨和英灵。中国孩子知道哥伦布、麦哲伦和凡尔纳《80天环游地球》的多,详知郑和的少,这是何等的遗憾!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三宝公庙一到春节就香烟缭绕、摩肩接踵的场面相比,中国的郑和纪念馆显得落寞孤独,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我国史书中关于郑和缺乏应有的篇章,寥寥几笔,差谬多多。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盘点上一个1000年里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探险家,30多位探险家名列其中,惟一的亚洲人郑和赫然在列。外国人尚且如此,我们不应轻薄了自己!
几百年来,郑和似乎并没有受到民族功臣应享的礼遇。郑和下西洋,是实现个人精神追求和道德价值的一大步,更是中华民族迈向文明的一大步,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后半生,甚至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令人遗憾的是桨声帆影之后,中国经过了几百年不应有的平静和缄默。不错,郑和是一名太监,但是他并没有像李莲英、安德海等一样在深宫高墙内结党弄权满手血污,而是肩负民族大义、高扬和平风帆踏波远行,他是真正的男人!我们不应忌言郑和的太监身份,那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痼疾,郑和本人也是一位受害者!他把一个被人鄙视的封建肌体的恶瘤———宦官,做到了如此辉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应该公允地评判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
几百年来,郑和的历史贡献和深刻意义似乎没有被世界全部认识。海面上从来就没有风平浪静,制海权一直是争夺的焦点,炮火连天,海浪如沸,各国都在为资源、为疆域而战。回望600年前的征帆远影,假如没有郑和船队游弋海上,调停纷争、震慑强梁、安抚弱小,中国周边不可能有和平安定的环境,沿途诸国不可能刀枪入库、铸剑为犁、发展生产,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部落之间,不知道还要厮杀多久,世界文明的脚步还要滞行多久;假如没有郑和的探险之旅,人类的脚步还哆哆嗦嗦地离不开海岸线,跨洋贸易、洲际交流还要经过漫长的摸索,中国也不可能有造船工业、纺织工业、陶瓷业、医药业等的繁荣和发展。和平利用海洋,推进文明进步,是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几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落后就会挨打,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就很难保证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100年前,梁启超先生长叹:“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郑和的征帆落下,开放的帷幕也訇然以降。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中华民族上演了闭关锁国300多年的闹剧,也上演了割地赔款、屈膝求和、丧权辱国的悲剧。假如当年威震海陆的郑和船队余威仍在,就不会有后来面对列强战舰的惊恐万状与束手无策,就不会容忍外国渡海者海骚腥风地杀进龙颜威严的皇宫,就不会有大清帝国的园林在强盗的大火中痛苦的呻吟与永远的耻痛,就不会在朱棣为奖掖郑和而赐建的南京静海寺内签下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就不会有甲午海战悲愤的仰天长嚎!舟停桨歇无奈何,万马齐喑究可哀,先行者成为挨打者,探险家的家园沦为冒险者的乐园,这酸楚的历史,腥风依然,血痕犹在!历史不会因忘却而驻足,也不会因假设而改写,更不会因觉醒而重演。洞开的国门不会再关起,哪怕是门外电闪雷鸣、虎豹四伏。
郑和是维护和平的勇士,是倒在征途的英雄。他的生命之帆塑成一座丰碑,耸起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郑和下西洋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的行为、一个国家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一次跨越。我们应该以民族的名义、以国家的名义给予他英雄的荣耀。
我想我们应该至少有一部影视巨制来再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及郑和的伟大形象,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熠熠生辉的形象走进孩子们的教科书,成为永远的丰碑。在600年之后、21世纪的曙光中,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主题的今天,让我们面对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面向波涛汹涌的蔚蓝色的大海,酹祭郑和之帆。
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的国家和地区(链接一)
1405年7月11日郑和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在以后的28年里,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明成祖下诏,命郑和下西洋(实际首航时间在当年冬季),至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主要到达占城(越南南部)、暹罗(泰国)、苏门答剌、锡兰山(斯里兰卡)、古里。
第二次,永乐五年(1407年)冬至永乐七年(1409年)夏末,主要到达占城、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暹罗、锡兰山、古里。
第三次,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月至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主要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马来西亚的马六甲)、苏门答剌、古里、溜山(马尔代夫群岛)、甘巴里。
第四次,永乐十一年(1413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主要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古里、忽鲁谟斯(霍尔木兹海峡以北)、木骨都束(摩加迪沙)、麻林迪。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主要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古里、麻林迪、忽鲁谟斯、沙里湾泥(沙尔佛恩角)。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1421年)秋至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主要到达占城、暹罗、锡兰山、古里、阿丹、柯枝、卜剌哇。
第七次,宣德六年(1431年)闰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主要到达占城、苏门答剌、暹罗、锡兰山、加异勒、古里、忽鲁谟斯、刺撒、木骨都束、竹步、天方。
郑和下西洋采用的航海技术(链接二)
利用天文航海技术,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测定船位,确定船舶在航行中的位置。郑和船队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向仪器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程度。还使用了专门观测天体高度的航海天文仪器“牵星板”,其测天的高度定量标准为“指”,测定地理位置以星高“指”数表示,形成一种自成体系的先进航海技术。
郑和船队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并形成了一套有独创性的地文航海技术。它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航海图、针路簿所记沿途各地的针路、里程、水深、海底地质等导航要素,确保船舶沿着正常的航线航行。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性突破(链接三)
郑和船队不仅熟练地航行在已开辟的航路上,而且还开辟了通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直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横渡印度洋到东非海岸一些港口的航线,船队的分队已经驶进了德拉戈阿港附近的南非风暴区,远远超过了季风航行的制约。如此广阔的、远离岸线的航行,克服了分段航行的状态,掀开了人类航海史上新的一页。其航行规模、参与人员、持续航行的能力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
明代之前我国的航海活动(链接四)
在中国历史上,有具体历史轨迹可寻的航海活动,始见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的武帝时期,就开辟了西航的海上丝绸之路“徐闻、合浦道”,最远到达印度洋的“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唐宋时期,中国的远洋船舶抵达波斯湾,延伸到红海和东非海岸。贾耽写的《广州通海夷道》中详细记录了这条航线的情况。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布·赛德·哈桑著的《历史的锁链》一书中介绍了中国唐舶到达红海吉达港,并北上与埃及建立了交往。《宋史》中提到层檀国,记载了从该国到中国的航线。《宋会要辑稿》中也记载了该国两度派使者访问中国的情况。学者认为,层檀国就是今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
到了元代,有了中国人到东非的明确记载。汪大渊在1330年至1339年间两下西洋,乘商船到达过层拔国(今桑给巴尔)。《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忽必烈曾经遣使访问马达加斯加的记载。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11日 第十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郑和”,共找到
146,78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