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的爱心事迹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漩涡效应。据媒体报道,一个庞大的“爱心接力——丛飞助学计划”已经于日前在深圳正式启动。按照这个计划,深圳将在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设丛飞爱心助学基金,所有募集的款项都将用于支付丛飞资助的100多个贫困山区孩子的上学费用。据了解,计划启动现场即认捐、募集款项80多万元,还有企业等社会团体表示愿意直接捐建希望小学。
我一直深信民间蕴藏着巨大的道德资源,只要有合适的载体激发、保护和有效地组织起来,就能成为城市文明巨大的推动力量。这段时间媒体强力宣传丛飞事迹,可以说是一次大范围的社会教育,其将要产生的积极效应怎么评估都不过分。“在深圳,我将怎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心灵追
问仍在继续。不少人重新认识了丛飞,认识了深圳,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就如一位网友所说:从前以为深圳很冷漠,很残酷,是丛飞改变了我的想法!
丛飞事迹带给我们的绝不应该只是一时的感动。现在,“丛飞”这两个字已经脱离了具体名字所指称的意义,更多地代表着爱心、代表深圳精神等符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吸引力。媒体宣传丛飞,将其定位为“普通人”,让人觉得丛飞可亲、可近、可学。政府授予丛飞“爱心市民”称号,也没有刻意拔高丛飞的价值定位,学习丛飞活动有着最广泛的民意基础。显然,这种几无二致的步调正是整个城市在寻求道德建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的合力。在关于丛飞的各种“信息爆炸”中强化的是这样的信念:不管是谁,只要我们像丛飞那样,服从于自己的内心需要去做好事,就能达到丛飞的境界,就能无怨无悔,就能坚定不移。有心做好事,仅仅只需要一个理由:我必须,我愿意!这理由并不受到其他任何现实关怀和功利思想的限制。也许,这就是康德所称决定人们道德实践的“绝对命令”吧。
启动“爱心接力——丛飞助学计划”,标志着“丛飞现象”的社会教育发展到了另一阶段:一对一的个体捐助转变为一对多、多对多的群体捐助;从民间分散施济转变为制度化、组织化、规模化帮扶;由悲天悯人的自发状态转变为在坚定信念支撑下的自觉行动。而在整个链条中,政府与社会、民间似乎都自然而然找到了各自的位置,普通民众成为新一轮爱心接力的主体;政府充分尊重民间的慈善热情,创造条件和氛围引导、鼓励和保护好由“丛飞现象”引致的社会教育效应;而社会,则在规范化、组织化等方面,对民间的慈善资源进行着直接的整合和优化,使之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一个城市的凝聚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对于深圳这样的年轻移民城市来说,更要珍惜和善加利用一切优秀的文明元素,以达到消弭人际隔膜、促进人际团结的目的。当这些元素的效应得到充分释放时,意味着整个城市的文明进程大大加快,意味着城市的文明秩序、社会结构、价值诉求等都将发生质的改变,将有更多的人像丛飞那样大声宣布自己的骄傲: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号……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丛飞”,共找到
1,53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