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食生活之思考
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今报记者 张林/文
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每天,我们必须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从田间地头到人类的餐桌,这段距离虽不遥远,但利益的驱使,却让这段距离模糊不清,甚至十分神秘而让人充满猜疑。已经没有谁能确切的说出自己每天吃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开始变得战战兢兢,我们不由得质疑整个食品行业——“还有什么能吃”。
媒体频爆农副产品生产黑幕
农副产品无疑是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了。和深加工的“工业”食品相比,农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过程也很简单,可竟也频频被曝生产黑幕。本来在想象中还算安全的农副产品现在也让我们不寒而栗了。
今年4月,天津的《城市快报》报道,该市发现大量红心鸭蛋是“人造”的,使鸭蛋变红的是一种叫做加丽素红的色素,当地人称之为“红药”。养鸭户都知道红心鸭蛋对人身体有害,因此自己和家人从来不吃。
《北京晨报》今年4月报道了北京市场上出现了个头巨大、颜色鲜艳的草莓,这种草莓是加入了膨胀剂所致。为提前上市,商家往往在一些反季节果蔬中使用膨胀剂。“膨胀剂可以导致果蔬提前成熟七八天,而且大个的瓜果也容易吸引顾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次报道更为“引人入胜”:黄鳝是雌雄同体,小的时候为雌性,在生长过程中会慢慢变成雄性,雄性个头比雌性大。很多养殖户竟然用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喂养黄鳝,使黄鳝性早熟,快速催为雄性,体形也快速增大。不过调查显示这类药物会残留在黄鳝体内,吃了对身体有伤害,特别是儿童,吃了会造成性早熟。 除了黄鳝,在养殖蟹、虾等水产品时,为了提高产量,养殖户也大量使用氯霉素、土霉素等生物激素、抗生素等给虾、蟹“催肥”或缩短成熟期。
泔水喂养的鲶鱼可能致癌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并不认为食用用泔水喂养的鲶鱼有害健康。“人吃剩下的东西,鱼或猪吃有什么大不了。”“鲶鱼我也不是天天吃,应该没什么危害吧。”
对于城市食用泔水喂养出的畜禽产品,是否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专家早有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杨昌举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泔水喂养的畜禽产品,比如说猪就明显是“垃圾猪”。他认为,餐厨垃圾很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毒素,从而使用泔水喂养出来的畜禽产品含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的毒素。
餐厨垃圾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大多会发生腐烂现象,因为餐厨垃圾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细菌大量繁殖,动物性油脂很容易氧化腐烂。同时,淀粉之类的残羹剩饭在细菌的作用下也容易产生霉变。他认为,腐败变质的泔水中所含有的各种毒素会对饲养的动物造成毒素污染,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米曲霉产生的曲酸都具有很强的致癌性。这些毒素会通过食物链逐渐在人体内蓄积,造成人畜共患性疾病的传播。
记者采访了郑州市的几位医生,他们也与杨昌举持相同看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李姓医生说,“一个天天吃患了病的鱼的人,自己能不患病吗。”
消费者无法辨认鲶鱼好坏
7月15日晚上,郑州市文化路北环交叉口建材夜市,王磊与同学又一次来这里吃消夜。王磊是河南财经学院大三学生,隔不多久,他总会和要好的朋友来到这儿点上一锅碳锅鱼。实惠、好吃,一大帮子人点上一份,再要些啤酒,很是畅快。
“鲶鱼?不错啊,味道很好啊。”王磊和同学对碳锅鱼所用的主料——鲶鱼,很是喜欢。因为是夜市,卫生条件可能要差一点,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些。从监督老板拿出鲜活的鲶鱼杀掉,到下锅送到桌上,他们都会留心看仔细。“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对于鲶鱼是用泔水及比较脏的东西喂养时,他们表示怀疑,王磊连说“不可能吧”。
从鲶鱼4个月的喂养期,到水产商贩的转手出售,再到夜市老板的精心烹制,这其中的巨细环节,很多对他们而言是信息盲区。
作为农副产品消费终端的普通市民,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选择,他们无法从摆放在超市或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中,得知哪些是没有被污染和被改变的,哪些会对他们的健康有所损害。他们只能相信自己的运气,相信自己挑选的那条鲶鱼是好的。
郑州市纬三路水产批发市场,16日上午一早,在转过数家店铺后,市民周女士精心挑选的几条鲶鱼被放在了塑料袋中。“没有办法,我不可能弄清楚这些鱼的来历。”周女士对农副产品的安全也表示出担忧,但和大多数市民一样,她说自己无法改变,只能被迫的选择。
农副产品监管存在执行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天,食品安全是每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自2004年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由5个部门对4个环节进行层层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按照《决定》,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与工业产品不同,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具有其一定的特点。“地域分散,涉及的种养殖户众多,流通的渠道各异,这些无形中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在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孟中生主任说,作为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最初环节的部门,就现实来看实际的监管操作难度不少。
孟中生主任说,在实际工作中反复多次的抽检,是他们堵住农副产品安全漏洞的最常用的手段。从检测中心定期集中抽测,到各农贸市场设立质检员,“两级三层”严格把关,“但只能说是保证尽量不漏检。”面对数目繁多的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的人力、物力根本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监管标准和依据严重缺失
农副产品涉及的品种繁多,国家根本无法从食品卫生法的角度,就每一种食品的检测标准出台详尽的检测数据。按李新庆副所长的说法,一套实用的检测标准的出台,从实验阶段到全面推行,所花费的人力、财力动辄数百万,时间往往长达数年。“而且这其中还不时有新的农产品种类的出现。”
检测依据的缺失,往往会造成执法的难度,有时甚至有些荒诞。比如数年前全国曾广泛流传,在白酒中滴入适量剧毒农药“敌敌畏”,有让酒产生酷似茅台酒的香气。
“如果白酒销售商出售此类白酒,我们也可能不好查处。”一名从事食品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说,国家的酒类检测标准中,并没有关于“敌敌畏”标准的这一指标。如没有人喝此酒后中毒,他们就无法查处。或者,只有“敌敌畏”在白酒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定标,然后按照“掺假”来进行查处。
去年开始,郑州市的猪肉市场开始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这与媒体的报道不无关系。”郑州市卫生监督所李新庆副所长认为,“泔水猪”的多次报道,最终引起相关部门关注,随后出台了一整套生猪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的滞后性,导致了农副产品监管的难度。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猪、鸡等近年来常出现安全事件,而备受媒体关注的禽畜产品,往往都有一套严格的检测标准。但对与其他农产品,却缺乏监管的标准和依据。
郑州将实施水产品准入制度
7月15日,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上,郑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杨虎臣透露,从10月1日起,鱼虾类水产品也将像蔬菜、猪肉一样,须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鱼、虾、海参等水产品不管是鲜活的还是冷冻的,上市前都必须先检测。”
检测的重点包括有毒渔药残留(像孔雀石绿等)、汞铅钾等重金属、激素以及生物毒素(包括氯霉素、甲醛、滴滴涕、六六六等)。检测合格的要标明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进货日期、产品种类等关键信息,若出现问题,直接追溯到具体供货者,对于不合格的,就地销毁。
但具体的标准,杨虎臣副局长称正在酝酿中。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东方今报”,共找到
6,67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