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今年春节前深入太行山区实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一份名为《乡村八记》的4万字调查报告。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中国青年报》6月17日)
为什么一位普通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会引起温家宝总理的关注?我们不妨先从温总理给范敬宜的回信中寻找答案:“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显然,涌动在李强心中的责任意识,成为《乡村八记》能够顺利完成的根本。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身在豪华都市的李强,并没有如同许多大学生一样,热衷于追逐大都市中的繁华幻象,更没有沉迷于繁华之后的莺歌燕舞,而是利用业余时间,一头扎进距离自己所住城市仅有两个半小时车程的农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陌生的世界,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这片落后的天地。《乡村八记》虽然仅有区区4万字,但却凝聚了李强8天的乡村生活以及一个月的心血。
事实上,李强的《乡村八记》并非什么深不可测的玄学理论,他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的大学生也同样能做到。问题在于,李强向着两个半小时车程的农村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步,正是这一步,让城市里的大学生对艰苦的农村有了初步印象,有了零距离接触。我以为,这一步迈得非常有意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固然大学生们要在象牙塔里学习各种成几何数增长的理论知识,用以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但更需要抛弃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这就是我们通常而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惟有如此,大学生们才能通过言与行的结合,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观察能力,才会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句名言,固然是对新闻记者(或是类似于李强这样即将成为新闻记者的人)说的,要求他们必须有洞若烛火的观察能力与预判能力,但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观察能力,同样值得借鉴。
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也许他们更需要做的,是像李强那样,扎扎实实地迈出“那一步”,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生活的律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用自己的眼睛看真实的中国,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显得尤为重要。我想,《乡村八记》引起强烈反响的意义,也正在于此。(瀚海风)
社会信息需要"中转站"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刘海明
清华大学生写的《乡村八记》受到总理重视,这条消息成为6月17日一条轰动性新闻。据报道,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李强,已经算是大学生中的"半个农村问题专家"了,如果中国的学子都能如李强这样心系农民,关注农村疾苦,何忧农村没有希望?
然而,令笔者心有感触的不只是李强的"心怀天下",还有举荐这份调查报告的"伯乐"。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假如李强不是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假如该学院的院长不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假如范老没有将这份报告寄给温家宝总理,同样的《乡村八记》,还会引来如此轰动吗?
"千里马"少了"伯乐"的慧眼识珠,恐怕也只和普通的学生调查一样,顶多是一份被老师赏识的"假期作业"而已。去年,笔者也曾应邀批阅过一些学生的暑假调查报告,说句实话,有些学生真的深入生活,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自己眼中的农村和城市,用心分析了他们看到、体验到的现象。也许,他们的调查报告在质量上难以与《乡村八记》相提并论,但我们却无法否认这些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以及作为史料的珍贵性。可惜的是,阅读这些作业的老师不是伯乐,或者说没有当伯乐的自觉意识,在啧啧称赞一番后,给个高分了事。也就是说,其社会作用为零。
平心而论,现在的大学生中,不乏李强式的学子,他们善于用自己的眼光打量这个社会,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遗憾的是,"伯乐"的匮乏,导致大量很有价值的调查资料埋没在废纸堆里,不仅没有机会呈给总理,连在学校范围内研讨的可能都很渺茫。
如何让"伯乐"作为社会信息的"中转站",从第一手资料中遴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转递给有关部门,比号召学习一个李强更有现实意义。所以,与其培养大批的李强,不如先打造一大批真正的"伯乐",以便让更多的李强和更多的《乡村八记》脱颖而出。
以下内容摘自《文汇报》:
报告选读:
《乡村八记》摘要: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
二姨家的年收支明细账:
全年全家的总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
全家全年总支出=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支出+农机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况为:14886.5元-15785.26元=-898.76元。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二姨家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时供养3人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但是,据姨父讲,他们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算比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3(一般年份为一半多),姨父说,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农业为主。二姨家的情况也反映出,相当多的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的确,办教育要花很多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整理完资料,已是午夜时分。山村的夜异常寒冷,身子在被窝里紧缩着,不敢伸展,只能温暖身边一小块地方……
社会发展却又陷入两难
当前的内陆农村有这样一种状态,分田到户之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农民摆脱了过往的束缚,生活水平提高了。与之相伴,人口的流动、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把他们与城市这种代表现代社会的事物的距离拉近了,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仅仅拉近了精神距离而非物质距离(现实是物质距离更大了),换言之,他们逐渐接受了并渴望城市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他们尚不具备那种物质条件。至少在这个村里,单凭那亩产不足五百斤的耕地,他们无法达到甚至接近城里人的生活,而由于社会的发展,他们亦无法回到过去田园式的自给生活,处于这种两难境地的人们如何选择?
人心散了选举牵扯私利
谈及村里的选举问题。支书介绍说,一般都采用民主选举制,首先提名候选人,支书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村长则由全村村民选举产生。虽然是民主选举,但与其它地方一样,村民投票往往带有家族私利,公正的人很少。而且投票率也不高,大约有60%。而村民大会有好多年都没有开过了,人心太散。这恐怕是当今农村的普遍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真正为自己,为集体谋利益,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
教育支出竟成致贫主因
与我之前的调查结果极其类似,教育支出往往成为一户农家最大的支出,大约要占到总支出的一半以上。村民往往寄希望于教育脱贫,但教育往往又成为致贫的主要原因,投资教育对村民来说近似一种赌博。这个悖论向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上学究竟要花多少钱?这个钱究竟应该谁来出?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支书提到,“一费制”政策实施后,国家每年补贴每生90元,但到他们手上时,只剩下了35元,教育经费能否真正全额的投入教育事业,值得我们注意,这是关系百年大计的事情,马虎不得。
院长点评:
一份值得推介的调查报告
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范敬宜
我怀着惊异的心情,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和一个早晨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李强同学这篇农村调查报告,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一位在校学习的大二学生,能够利用短短的假期,如此深入地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写出这样一篇客观、深刻、翔实、生动的反映当前农村现状的报告,令人振奋,也令人深思。
我觉得这篇报告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报告反映的农村有很大的代表性,虽然作者调查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晋中地区农村的状况,但对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它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不仅对农业部门,而且对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乃至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报告中许多情况正是当前中央关注的)
二、报告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又不回避当前农村出现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在揭示农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时,不是单纯的指责和抨击,而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尽管不一定成熟),因此令人信服。
三、作者很自觉地把在学院学到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包括如何用现代的视野和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如何从宏观上观察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以及对当前国家政策的了解等等)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还可以看出,他平时重视各方面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等)的积累,做到了学以致用。他的各位老师应当为此感到欣慰。
四、作者在进行这次农村调查中,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继承人应有的勤奋、踏实、刻苦、精细的作风。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作者能够这样沉下心来而不是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求真、较真,实在难能可贵。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乡村”,共找到
4,627,11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