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憋了三十三年的话,说也说不完
分离多久,你才能忘记爱人?33年零6个月够吗?至少对张愚非还很不够,这位1946年离开长春去台湾的国民党军人,于1979年12月31日“逃”回故乡,成为我省随国民党去台人员中回乡第一人。如今,81岁的张愚非四世同堂,正在长春家中安度晚年。然而谁曾知道:当年张愚非为了能与久别的妻儿团聚,33年没有再娶。而不知丈夫生死的郑淑华含辛茹苦地带着孩子,没有再嫁,直“等”到张愚非找到家门。
月圆花正好 丈夫去台湾
张愚非原名张守河,1924年生于四平,和郑淑华是小学同学。说起他们的恋爱,张老的儿媳贾淑萍很确定地说:“谈恋爱是小学毕业后的事情,不是父母包办,他俩是纯粹的自由恋爱。”
1943年春,张守河与郑淑华结婚,两人搬到长春市居住。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取名张国兴。此时,张守河在国民党新一军教导队,系黄埔军校分校第22期毕业生,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1946年6月,22岁的张守河痛别妻儿,随部队去了台湾。到达后,身在基隆的张守河给郑淑华写信,“你带着儿子过来”。郑淑华四处打听,路费竟要“一根金条”,这对仍为温饱犯愁的她来说,是太大的一笔开销。解放后,就再也没收到张守河的任何消息。
“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他吗?”
张守河走后,没有房子的郑淑华带着孩子借住亲戚家,生活分外艰难。旁人多次劝她改嫁,郑淑华总是拒绝。张国兴数不清有多少次看到,母亲一个人偷偷落泪,她每次生病时都会自语:“他还活着吗?有生之年,我还能见到他吗?”每当此时,张国兴都会被叫到床前,“我要是死了,你万一见到你爸,一定要告诉他,咱娘俩受这么多苦,我仍然一直在等他。”
在年幼的张国兴心中,绝对不能和小朋友打仗,并非不敢,而是对手一句“你爸去台湾”就让他矮半截。报考高中时,学习不错的张国兴也因为“成分不好”,与高中失之交臂,最后选择了一所技校。毕业后,张国兴费尽周折找到工作,努力的他让领导侧目,“小张啊!要靠近组织”,他交了入团申请书。政审后的第二天,领导正眼也不瞧他,张国兴明白,“父亲”一栏中那句话惹祸了:解放前去台湾,生死不知。回忆那段岁月,张国兴说:“当时自杀的心都有”。
9年拒绝提职只为回家
张守河到台湾后,改名张愚非,担任军中外事联络官。事实上,他几乎每月都通过香港朋友向家乡邮信,诉说思念,但每封家书如同石沉大海,使他寝食难安。
其间,眼看着同事们结婚生子,张愚非却年复一年地写着家书,始终单身。“我父亲根本不想在台湾安家,他就想回来”,张国兴说,根据当时台湾军队规定,军人每三年提升一次,连续三次不提职者,即被认为没前途,可予退役。张愚非意识到“身为军人,绝无可能回到大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愚非连续三次拒绝提职。1968年,始终是少校的张愚非如愿退役。
退役后,张愚非到印度尼西亚做生意,曾想找机会回来,“但印度尼西亚没有我国大使馆,他没办法回来。”
24年等到第一封信
随着时间推移,从1949年起就不知丈夫生死的郑淑华对张愚非回家已绝望。1973年,一封来自香港的信件打破了郑淑华的宁静。张愚非在信中写道:我身体挺好,在香港做生意,你们母子过得怎么样?我没再婚,我很想家,但现在回不去。
寥寥数语,惊天霹雳!郑淑华和儿子明白,他在台湾,他怕信被卡住才说身在香港。张国兴跑到长春市公安局,请求让其回信。市公安局调查后予以批准。一封回信邮至香港,转寄台湾。时隔多年,张国兴分析说:“这封信能到母亲手里,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松动有关。”
难以想象,张愚非怀着何种心情拆开那封信,信中写到三件事:他的父母早已过世;她和他一样,一直没再婚;孙女4岁,孙子1岁。“她真的在等我!我当爷爷啦?”离家27年,在台湾举目无亲的张愚非立刻写信,说要等机会回去。
1979年,机会终于来了。
绕道日本 他终于到家
1979年12月,一位到日本旅游的台胞张愚非偷偷找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表示要回大陆定居。使馆人士说,大陆生活条件还不够好,要想清楚再回去,他们听到的是斩钉截铁的回答:“我啥都不要,就想回家!”1979年12月30日,一架日本至北京的客机降落,他顾不上喘息,走出机场直奔火车站,“我要开往长春的车票。”
1979年12月31日6时,天气很冷。一位身穿西服、呢子大衣外套,手提小皮箱,足穿皮鞋的男人徒步从长春火车站走到宁波路。“请问张国兴家住在哪里?”他问宁波路上的一位住户。被问者的回答让他的心凉了半截:“没听说过这人,不知道。”他小心地补充:“张国兴的儿子叫张超。”住户回答:“张超啊!他常和我家孩子一起玩,他家在这儿住。”他顺着住户的手望去,心跳越来越快。激动的脚步停在门前,男子有些彷徨,用手擦起窗户上的冰霜,透过一个小孔向内张望。门被好心的邻居帮助叫开,男子壮着胆子走进屋去。
这天早上,一家人如往常一样,起床洗脸刷牙。张国兴正在厨房做饭,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位双鬓微白、穿着明显是外地人的男人跟着邻居走进屋来,他是谁啊?只见他慢慢走到母亲身旁,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轻轻地说,“淑华吗?我是守河。”张国兴拿着饭铲愣了,郑淑华睁大眼盯着他惊呆了……“真的是你!”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紧紧搂在一起。
夜晚,只顾着和郑淑华谈心的张愚非,面对儿媳准备的一桌好菜挑理了:“咋没酸菜呢?我太想念家乡的酸菜了!”
33年零6个月,12227天!吉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陈瑾介绍,张愚非是我省国民党去台人员中回乡的第一人。
他曾帮助别人寻亲
陈瑾介绍,张愚非回到长春后,政府对其按照“起义”政策安排,到汽车厂职工大学担任英语教师,工作9年后退休,曾任我省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委员,省有关部门每年都去看望老人家。如今,张愚非和儿子、孙子、重孙女四世同堂,住在一起。
记者昨天在张老家看到他回来后的第一张全家福。张老的儿媳贾淑萍告诉记者,婆婆郑淑华于2001年去世,这对张愚非打击不小,从前喜欢玩的桥牌、台球都撒手了,“这两年他没下过楼,有时很糊涂。老两口团聚后,20多年来从没吵过架,感情真是太好了。”记者发现,张愚非对两个数字记得最清楚:他会竖起手指头说自己离家多久,“33年零6个月”;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他会说,“1943年春天”。
张愚非回来后,曾有人向他打听亲人情况,“他们打听的人名叫王拔群,也是从长春去台湾的国民党兵。”贾淑萍说,“老爷子在台湾时听说过这个人,还真帮助那家人找到他。1987年后,王拔群也回长春见到亲人。”
“大陆和台湾的老百姓血浓于水,但在那个年代,亲人们想见一面几乎不可能。”祖籍台湾的陈瑾说, “从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才允许岛上居民回大陆探亲,此前没有正常渠道。如今条件允许了,我们将做好工作,帮助两地亲人早日团圆。”(本报记者刘昕)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张愚”,共找到
62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