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为了听到亲历抗战者的故事,留下他们的手印作为见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本报记者和新华社军分社的同伴奔走在祖国各地。尽管路途颠簸,但是当见证者按下手印,永为史证的那一刻,还是让我们感到不枉此行。经历过浩劫的老人们如果再不被发掘出来,也许就轻易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而当他们按下手印的瞬间,他们可以见证的历史就被锁定了。
每一位受访者的手印都浓缩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抗战史。黑龙江省方正县珠河乡陶青山老人憨厚地笑着,当听说记者要留下他的手印,作为历史见证时,他说自己的手太脏了,立即将手放到嘴里,想用口水洗去尘埃。按下手印之后,他将手放在衣服上,想擦去手上印着的红色印泥。
在河北省迁安市白羊峪村采访史正春老人,在农职学校读过书的他写的字非常工整漂亮,使现代的年轻人感到羞愧。而我们采访的年龄最大的老人高丕琨,见证了伪满时期溥仪如何沦落为日本的傀儡政权,这位百岁老人为了迎接我们的采访,竟然专门换上了灰色西服,打上了红色领带,在我们要求老人签名留手印的时候,老人居然从西服上衣的兜里,掏出了一支精美的派克钢笔。经历不同,人生各异,但是他们见证历史的那一刻,表情一样的专注认真。这些琐碎的记忆,也许将进一步给浩如烟海的历史,一些真实的还原。
“八百壮士”之一的杨养正
记者手把手老人写签名
新华社记者刘昕在讲到这些抗战见证人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时,仍然很激动,语速都不由自主地快了起来。
刘昕很清晰记得当年曾参加淞沪会战中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杨养正老人,老人是这一战争中的“八百壮士”之一。刘昕说已经90岁的老人有着1.8米的大个子,已经双目失明,其中右眼就是当年抗战时被打瞎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还把右眼球掏出来给我们看”。在记者们向老人提出签名的要求时,老人很为难,他说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写过字了,什么都看不到,怎么写呢。后来记者们与老人商量,想出的办法是由记者握着老人的手,放在纸上合适的位置,写好一个字后,再由记者把老人的手放在旁边合适的地方写下一个字。老人就这样凭感觉写下了歪歪扭扭的几个字:“我是八百壮士之一。杨养正。”刘昕记得老人写字时一直抬着头,双眼瞪着前方,完全靠手下的感觉写出了这几个字。
重庆大轰炸中的幸存者张永芳
签名练多次手印按多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