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昔日的空军招待所门面未改,台阶从7级增至12级
周隽老人指点着说,昔日机声轰鸣的飞机场,如今已变成一望无垠的菜地
黄旭辉徐树才文/图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部分当年美军飞虎队队员来华,在昆明参加纪念活动。说起“飞虎队”,85岁的建瓯老人周隽坐不住了。
60多年前,周隽正是专门为飞虎队服务的翻译官。
说起1942年底至1944年底,在建瓯空军招待所当翻译的经历,周隽的语调明显激动起来。他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1942年底至抗战胜利,建瓯先后有一座扩建后的机场,一家空军招待所,一所小型美军战地医院……这三者形成了飞虎队的一个小型中转基地。
60多年后,这三个地方怎么样了呢?
当年的建瓯机场,位于建瓯城西门外的大洲,三面临水,占地约400亩,解放后曾扩建,如今这已是一望无际绿畦纵横的菜地了,只有当初1500多米的跑道轮廓在荒草中还依稀可辨。
当年的空军招待所,门牌为小梨山2号,如今更名为小梨山23号,门前七级石阶仍在,只是院内建筑早已推倒重建,现为建瓯市委一处干部宿舍。
当年的小型战地医院,位于建瓯天主教堂修女院内,如今已是废弃的危房,对望着正侧面的建瓯档案局。
岁月递嬗,时光留痕,飞虎队战机的轰鸣还在历史的时空里传响,当年在小城建瓯,飞虎队员们留下了怎样的足迹呢?
八闽抗战·讲述
4个西厨设计,秘制西点烤炉
为使所有美国空军人员感到有如在自己家中一样舒适,中国的军事委员会特别成立了一个“战地服务团”,在中国各地设立了60个空军招待所,战地服务团总部设在昆明,同时又在昆明、重庆、桂林、赣州设有四个支部,提供服务项目包括:住宿、餐饮、洗衣、理发、翻译、戏剧欣赏、医药服务……
———据中美航空遗产基金会指定飞虎队读物《长空飞虎》
建瓯空军招待所就是空军招待所之一。周隽老人说,招待所每月的经费都从桂林划转,可见建瓯空军招待所属桂林支部管辖。
说起空军招待所4个手艺高超的西厨,周隽赞不绝口。
1942年4月初,周隽到当时中国东南最大的飞机场———衢州机场的空军招待所当翻译,两星期后衢州机场被日军占领,周隽就被派遣到建瓯机场,1942年9月建瓯空军招待所成立,两层小楼以及餐厅,可同时接待20人食宿。
从衢州撤退时,厨师们还精心带回一大批西餐用具,但一些炊具和原料成了问题,这4个能干的西厨便自己设计,请当地人制作了烤炉,制作西点,用当地的水果自制果酱,尽量满足美军飞行员的口味,有一次,一口气来了8个美军飞行员和地面情报人员,厨师们马上上街采购,两小时内端出精美的西餐,当时一个带队军官兴奋地敬了厨师一杯酒,以表谢意。
除了专业厨师,当时建瓯空军招待所还有专职的理发师、洗衣人员,还有一支飞鹰剧团,时常给美军飞行员们表演。
航向绝对保密,急坏了翻译
当时在飞虎队一些较大基地都有日方间谍渗透,因此避免将飞行行踪透露给当地人成了不少飞虎队飞行员需遵守的一条准则。
———据中美航空遗产基金会指定飞虎队读物《长空飞虎》
当时一位飞行员为保密航向,骗了周隽一把。
周隽还记得,这位飞行员是一个人驾着野马式战机降落的,飞机加油时,周隽就和他交谈起来,得知这位飞行员是位校官。飞行员准备起飞时,周隽问他下一站要到哪,想为他联系好下一站的食宿,那位飞行员随口说了一个江西机场的名称。
周隽当真了,电话通知了江西那个机场的空军招待所,但到了下午,江西的空军招待所来电称飞机未到,周隽赶紧向上级汇报,上级告知飞机早已抵达衡阳,并解释说由于日本间谍活动频繁,飞行员为保密而放出“假消息”,还叮嘱下次不要再问。
周隽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牧师飞行员。这位牧师飞行员是一个中国传教士的后代,中文相当流利,在中国加入飞虎队,并学会了飞行技术,当时从事情报工作,和周隽结成了好朋友。1943年10月,这位牧师飞行员单独驾机而来,询问建瓯是否有建医院的场地,周隽告知当地天主教修女院内还有一个小医院。
1944年初,美军便运来了一批器械,把这个小医院改建成一个小型战地医院,此后便把一些伤员陆续运来。
周隽回忆说,1944年初以来,几乎每天都有飞机起降,每天清晨在城里都可以听到引擎的轰鸣,大多数战机都从建瓯加油过境,而到空军招待所食宿的大多数是情报人员,不仅有美国人,还有一些英国人、法国人。
俘虏的日机归谁,中美吵上了
1943年2月2日,一架日本零式战机迫降延平区樟湖镇沙洲,飞行员被俘。事后樟湖镇公所胡锡萱镇长请示南平县政府,请来建瓯一美军飞行员,欲将飞机飞往建瓯,因飞机故障作罢,最后,只好由美军飞行员及其助手将飞机拆卸,用船运走。
———据南平文史资料第二辑《抗战中的闽北》
这架被俘的飞机辗转运到了建瓯机场,周隽说当时美军飞行员在建瓯重新组装好飞机后,欲将这架“零式”战机飞走,遭到了空军十三总站的反对,为此双方发生了争执,由于中方一再坚持这是自己的战利品,美方只好作罢。
这架飞机就被隐藏在建瓯水南光孝寺的一片茂密树林中,用铁丝网围住,由士兵专门看护,由于和空军十三总站唯一一位翻译陈琳是好友,周隽近距离接触了飞机,还进了机舱,发现日本零式机机身比美国野马式略短一些,最大不同是零式机只有两个前轮,没有后轮,取而代之的是一特制的支架,对飞行员技术要求更高。
1944年初,空军十三总站调来了一位飞行员出身的副站长,把飞机开走了,只是当时在试飞时,由于第一次驾驶这种只有两个轮的战斗机,飞机降落在跑道时平衡掌握不好,机身还翻了个底朝天,所幸这位副站长没有负伤。
建瓯机场是一个“天然机场”,因为正对着机场跑道的山上有一座宝塔,正是这座宝塔成了飞行员们天然的地面标志,因此飞行员们下降时,总会绕过宝塔,再降向跑道。
也正是这座宝塔,成了日军轰炸机杨的识别标志,紧靠机场的河流里留下不少当年日军投下未爆的炸弹。据建瓯人武部同志介绍,2002年,在这条河上挖砂的人陆续送来四颗未爆的炸弹,这些炸弹已被销毁。参与销毁的庄水金说,这几枚炸弹炸出了一个直径10多米的大坑。
八闽抗战·互动
各界祭奠中山舰英灵
N本报记者 王萍/侯希辰/游庆辉/实习生吴贤军
昨日上午,福建民革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祭奠中山舰抗日英灵仪式在福州三山陵园举行,我省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以及福州市、驻闽部队、民主党派等单位向中山舰抗日英灵敬献花篮。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主委庄先在会上说,1938年在武汉保卫战中牺牲的25名中山舰抗日将士中,20位是以萨师俊舰长为首的福州籍同胞,给我们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健在的中山舰将士、92岁高龄的陈鸣铮先生,特地从台湾打来电话说,革命军人理应捐躯报国,希望全国同胞应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建立伟大的中华民族。
老将军追忆最难忘血战
本报记者 侯希辰/陈贺/实习生王冰
昨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军区政治部、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本报参与协办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试卷答题活动圆满结束。
省委党史研究室有关人员说,这次活动共收到近30万份答卷,除了本省群众,还收到来自北京、广东、浙江、辽宁等地的大量来信,许多见证抗战的老战士、老游击队员、老农民还用文字追忆起60年前的烽火连天。
90岁的老红军、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中共福建省委党史顾问李德安是年龄最大的参赛者,获得了特等奖,昨天记者在福州总院找到了这位老将军。
“每填上一个答案,就想到一段当年的战斗”,出生于连城的李德安老人说,他是1931年参加红军的,那时才14岁,1937年初福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打日本鬼子,他当时任排长,就此离开了福建。
一提到战斗,李德安就特别激动,说最难忘的是1939年初在南京郊南郭庄庙打的那场血战,“我当时是八连连长,遭遇到郭庄庙抢粮的日伪军,我刚刚缴获一挺机枪,又发现一个日军小队长举着指挥刀扑过来,当即就是一阵猛射,那个小队长应声而倒……这一仗消灭了26个鬼子,我方无一人伤亡。粟裕副司令员还专门来到八连驻地进行嘉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