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国内院校普遍流行改校名。事实上,更改校名的风气并非中国独有,美国许多学院近年来也在煞费苦心地更换校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更多的学生。
位于美国费城郊区的比佛学院4年前将名称改成了阿卡迪亚大学,此后,报考率增长了一倍以上。西马里兰学院2002年也换了一个名称,变成麦克丹尼尔学院,这样,老师和学生的感觉都好了很多。今年1月,加州州立大学海伍德校区也将校名做了微调,变成加州州立大学东湾校区,据说,此举颇受新社区学生的欢迎。
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有一种共识,那就是校名十分重要,更改校名就意味着对学校进行重新定位。比如,新泽西州的特伦顿州立学院,一看就知道是一所地方性学院。9年前,它将校名改成了新泽西学院,从那以后,学校的收费标准提高了,生源范围也广了,学校的办学规模顿时提升了一个档次。两年前,作为一所州立高校的南科罗拉多大学摇身一变成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罗校区,校方声称,他们是想通过改换校名来反映学校内部的一些变化,包括增加了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等。比佛学院在2001年变成了阿卡迪亚大学也有自己的原因,首先是彻底抛弃其长期作为一所女子学院的公众形象,全面发展成为一所货真价实的综合大学。另一个原因似乎有点难以启齿,原来,比佛这个英文单词已经变成成人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色情词汇,以至于一些午夜成人电视节目经常会拿他们的校名开玩笑。
也有学校将校名改为主要捐款人的名字,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1924年,位于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三一学院改名为杜克大学,因为该校当时得到了詹姆斯·杜克4000万美元的捐款。现在,杜克大学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名校之一。
当然,在美国高校中,还有一些学校改名换姓只是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记忆。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校区喜欢称呼自己为奥尔巴尼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则叫做石溪大学。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说到底,高校改名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吸引学生报考。纽约一所大学的校长罗伯特·凯里说:“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大家纷纷采取商业化行为,听起来有点像是给比萨饼换名称。当然,高校并非是比萨饼,但我们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最重要的顾客,如果我们失去学生,就会失去市场,直到最后失去立足之地。”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17日 第二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