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在大芬村,这样的画廊有300多家
走进大芬街头的一间画廊,驻足环顾挂满墙壁、挤满墙角的各种油画,一台计算机吸引了我的目光。“你们用计算机做画?”“不,是与客户联系,收发订单。”一位不到20岁的福建姑娘起身迎客。“我们的油画主要销往欧美,非洲也有一些客户。”
深圳大芬村,一个4平方公里、居民仅300余人的弹丸之地,像这样的画廊和工作室共有1000余家。8000多名画工、画家和画商云集在此,每年创造着数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大芬村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石永红讲了一个故事:“前段时间,一个深圳人花上千美元从法国买回了8幅油画,在大芬村一家公司订制画框时,该公司的老板告诉他,这8幅油画全部产自大芬,是一个外国画商从他那里花2000多元人民币买去的!”
石永红说,让大芬村拿起画笔的,是一位香港画商黄江。1986年,黄江到深圳开了一家画室,自己画画。1989年,听说深圳二线关外的大芬村,房租比关内便宜,而且紧邻深惠公路,从文锦渡或从罗湖口岸过香港都十分方便。经过考察,他当即带着20多个画工来到大芬,用月租金1000多元的价钱租了一栋二层半、面积有100多平方米的民房落脚。
为了完成与外商的订单,黄江扩大招收画工学徒,并开始用流水作业的模式生产油画。一幅名画,几人分工,每人专画其中一部分,画得熟练飞快又逼真,这样一名熟练画工一天可画出10多幅逼真的梵高名画《向日葵》。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画工纷纷自立门户,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也来到了大芬村。如今,大芬已形成了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吸引了一支油画产业大军,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画交易市场。随着大芬油画走俏欧美10多个国家,“中国深圳大芬”的名字正在世界广为传播。
大芬的油画价格低廉,每幅售价在30元左右,最贵的也只有一、两千元。多复制、少原创,属于典型的“行画”。为什么它能行销世界?还被誉为“深圳开拓文化产业的缩影”?
有调查称,占美国人口60%的中产阶级家庭平均每家挂30幅画,他们能接受的美术作品的价格上限相当于该家庭的月平均收入,而“画家”们的作品售价远远超出了这一上限,只能求助于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价格低廉的艺术复制品。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对艺术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专业的收藏家、鉴赏家和富人阶层,普通市民成了艺术品最大需求群体。行画虽然进不了展览馆和拍卖行,但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不可忽视的份额。
市场催生大芬,世界需要大芬。
为了让聚集在大芬的画工、画家和画商对深圳有一个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地政府为他们提供了活动场所,架起了相互交流的桥梁﹔组织画商赴国外实地考察,感受市场﹔通过改造与规划周边环境、服务与扶持产业发展、举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途径,把大芬品牌一步步推向世界。
政府助力大芬。大芬,用骄傲回报深圳。
大芬油画市场依靠“行画”得到拓展,但大芬的画家、画商们并不满足于大批量机械复制,正朝着原创艺术和创新的方向努力,推动着大芬油画产业的不断升级。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个由低端向高端、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不断的创新发展正是大芬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
“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这是大芬村喊的最响的一句话。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提高了大芬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艺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使文化产业在大芬绽放出独特魅力。
大芬,还未培养出重量级的名家,也未产生过轰动画坛的力作。但大芬,有着艺术家们广阔的成长空间。产生大师,人们有理由充满期待。
荒凉的宁夏镇北堡,曾为“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繁华的深圳大芬村,也为“中国美术从这里走向世界”打上了深刻印记。
(人民网深圳8月24日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