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至2004年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10年间,我国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给大学生算笔开销账
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花费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教材费、杂费和日常生活消费开支等部分。
学费部分:我省公办高校的收费标准由省里统一制定,以本科生为例:医学类2800元/生·年;文科2600元/生·年;理科2800元/生·年;农林、师范2600元/生·年;中医类3000元/生·年;西医类3200元/生·年;西医临床专业、口腔专业3400元/生·年;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的13个国防类专业3080元/生·年;艺术一类(管理、理论、工程技术、艺术教育等专业)5000元/生·年;艺术二类(美术、音乐、广告设计、表演、导演等专业)5000元/生·年;外语类6000元/生·年;公安类4000元/生·年;体育类4000元/生·年。
而按照我省规定,上述专业中的热门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学费可以上浮,但上浮幅度最高不超过30%,每个学校上浮专业不得超过招生专业个数的30%。
据悉,这一收费标准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同类高校相比,我省的学费标准即便不是最低的,也是较低的之一。
住宿费部分:我省高校学生公寓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其中甲类一级1200元、二级1000元、三级800元、四级600元;乙类一级1000元、二级800元、三级600元、四级400元。
教材费部分:在我省为每人每年预收500元至800元,毕业时结算,多退少补。
日常生活开支部分:差别较大,多的每月七八百元,少的只有一二百元。
我们以保守的数字来计算,一个大学生一年学费4000元,住宿费600元,教材费500元,生活费每月150元,再加上交通费、资料费等费用,这样算来,在山西,一个大学生一年总花费最少将达7000多元,4年大学毕业要花费近3万元。而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花费,要高于这个数目。
供个大学生要攒几年钱?
每年五六千元的学费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就像是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孩子好不容易考上省城的一所大学,在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高兴了片刻之后便为一年4000元的学费犯了愁!眼看就要开学了,家里把粮食、猪都卖了,还是凑不够啊!”8月29日,来自山西吕梁的一位学生家长李三贵为孩子今年上大学的学费一筹莫展。
和李三贵一样,有着不同遭遇,但有着相同窘迫的家庭还有很多。每年,我省各高校入学的新生中有超过20%的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家庭,或者是来自城市的低保家庭。有的高校的贫困生所占比例甚至超过了40%。
对这些家庭来说,供孩子上大学实在是很艰辛、很艰难!
“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的花费!”今年4月份,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与暨南大学共同在暨大举办的“高校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这一尖锐的问题。
在论坛上,南昌大学甘筱青等教授指出,全国高校生人均学费已经从1995年的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000—1200元;再加上吃饭、穿衣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万元左右,4年大学需要4万元。
而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高校学费价格谁来定?
今年7月27日到7月30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搜狐网合作进行了一项题为“上大学要花多少钱”的网络调查。截至7月30日10时,共有5万多名网友参与了本次调查。
调查发现,41%的公众认为每年2000—4000元的学费标准是他们可以接受的,还有30%的人认为4000—6000元也算比较合理。此外,还有19%的人认为合理的学费标准应该是2000元以下,在他们看来,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的学费都太贵了。
老百姓觉得高校学费收得太高,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那么,确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省教育厅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高校的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学校的收费项目只能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或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其他任何部门或单位都无权自行制定收费项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但禁止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即“双轨”收费。
省城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资深人士,对高校收费改革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我国高校收费改革历经了三部曲———免费、低收费、并轨。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涨过了2000元,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1997年全面并轨后学费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但在2000年收费标准猛涨,普遍在1999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5%左右,有些地区高达20%,学费涨过4000元,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按照“成本补偿理论”,各高校可向学生收取不超过年生均运行成本的25%作为学费。按照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理工科人均培养费用一年约1.5万元,文科每年约1.2万元至1.3万元,现行的学费收费标准是合理的。今年,我国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将保持稳定。
本报记者 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