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一个叫做吴建志的贵州苗族男孩,在这个世界上仅仅生存了8小时,而他拥有这个好听的名字也不过20分钟,在记录抢救早产婴儿的8个小时的新闻里边,我们看到了缺乏最基本医疗条件的农村,我们目睹了农村百姓的贫困以及贫困对生命的威胁,我们见证了乡村医生的辛劳、奉献和困窘。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我们不能做什么,然而新闻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生只有八小时》将会推动全社会都来思考如何解决乡村医疗困境的出路,感谢黎光寿先生。
主持人:有请黎光寿先生。
黎光寿:我们一直努力寻求解决乡村问题的答案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能够获得这个荣誉,我感到非常地欣慰。首先让我对这个奖的主办代表希森集团、《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深深的敬意,对评委们近段时间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感谢,对我们工作人员的劳累表示感谢,对出席今天典礼的领导、专家、同行和各位关心三农问题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在改革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需要负责任的人去寻求解决的答案,今天我们大家能够会聚一堂,虽然不知道找到答案没有,但是至少天边显现出了曙光。
我作品的线索是一个机遇,是一个偶然。1999年的时候我们一直在乡下开展一个叫“希望乡村”的活动,当时我负责社会调查这个部分,每一次的调查我的感触都非常地深刻,在和老百姓促膝长谈的夜晚,在和老百姓喝酒、唱歌的夜晚,都让我们非常地高兴。我们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但一直都在努力地寻求解决的答案。
2004年9月1日,我们有志愿者在贵州一个村创办了一个学校,10月1日我和上海的朋友组织了一些年轻人去看望他们,10月3日那天下午我们分组调查进入这个村237号那家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吴建志这么一个小小的生命,他当时已经全身僵硬了,医生还在不断地给他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医疗条件非常差,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个生命的抢救,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
后来我们又到了李春燕医生家,看到的是残破的房屋,贴在墙上的账单,李春燕很善良,老百姓即使没有钱支付药费,她也给老百姓看病,久而久之,她越来越穷,做了3年的医生老欠下5000多元的药费,自己还借了丈夫5千多元的钱。所以当时我感到吴建志的问题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后来我们写了《南风窗》的篇文章,引起的社会反响是我们自己没有料到。
后来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这项志愿活动当中去,有些朋友辞去了工作,到了那个村,也到了我们所办学校的村去做志愿者、去搞调查、去搞教育、去搞医疗,社会各界的捐助让我们非常感动。现在已经有7个人在当地做志愿者的活动,我希望能够在当地做更多的活动,能够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得起病、上学免费,让老百姓能够更加自由一点的生活。非常感谢大家!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