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但此前有关部门对北京、广州市民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让人痛心———有一半以上的市民不知道“七七事变”这一国耻日。痛心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民淡漠历史到如此地步的呢?
笔者认为,这是不注重历史教育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在国民教育中将历史教育排在末位,中学历史课也是副课,成为了应试教育指挥棒下首先被排挤的对象:以初中为例,不少校方以中考不考历史为由,让语数外去占历史的课时;有的中学则让历史教师上几个班级的大课;甚至让体育教师代上历史课,乃至历史教师成了“小三子”。这一现象已蔓延到大学,直至近年不少大学历史系招生发生了危机,某些大学在开拓所谓市场经济急需的新课程时,也首先压缩历史课。漠视历史教育,于是产生上述国民不知国耻日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反观世界,很多国家都将历史教育与民族的兴衰盛亡相结合,以至无处不在、无时不响的历史警钟,始终在他们的国民心中鸣响。至于历史课是副课、历史教师是“小三子”的现象,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且不说美、英、法、俄等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度,精心保护所有的战争遗迹,在历史教科书和科普、社科读物中不间断地加强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单就日本而言,他们对国民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最近,日本地方政府不惜代价,不顾别国的严正抗议,再次同意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这正是他们重视历史教育的突出表现。
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人为造成历史课边缘化、历史教师地位低下,所产生的后果已不仅仅是青少年不知国耻日的问题了。这些缺少历史教育的学生,一旦踏上社会,既缺乏世界视野,在艰难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迷失方向,也难以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先进行列;又淡漠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文精神,以至难以塑造自己的人格力量,这一切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年日寇侵华的民族危亡之秋,章太炎先生号召国民读史,他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以读史来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热忱。我们应谨记太炎先生的这句话,并以斯言为座右铭,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东风,从此重视历史教育,让历史警钟,尤其是国耻日的警钟,时刻长鸣。
秦维宪(上海研究人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七七事变 国耻”,共找到1,41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