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阳九月三日电 题:从“九·一八”到“九·三”
中新社记者 金果林
今天,九月三日,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坐在“九·一八”事变遗址前,想着天安门广场上的隆重纪念,看着眼前走过的一群群前来纪念的人们,心绪万千。
都是秋天,都是九月,一个“九·一八”,国难当头、国耻剜心;一个“九·三”,九死一生、民族光复。是什么使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蒙受了如此惨烈的旷古奇难?是什么让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苦难中奋起、在血泊中重生?
十岁的李万鹏今天在当空军上尉的父亲带领下,来到这片国耻之地,纪念祖国光复的日子。记者问这位四年级的小学生:“知道当年为什么会发生‘九·一八’吗?”稚嫩的童音说:“因为那时我们是一盘散沙。”“知道我们为什么后来又胜利了?”“因为我们团结一心了!”
听了儿子的回答,父亲的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这位军人补充着儿子的话:“我们现在不仅团结一心,而且更加强大了,如果再出现‘九·一八’那样的事情,我们一定会把侵略者打回老家去!”
今天的沈阳,秋高气爽,碧空万里,许多人一大早就来到“九·一八”遗址,为了一种缅怀,为了一种纪念,为了一种决心。辽河油田附属第二医院的五十多名共产党员早晨出发,专程从一百多公里外赶来,在“九·一八”残历碑前高唱国歌、庄严宣誓。刚刚入学五天的沈阳师范大学的四十多位大学生高举红旗列队来到这里,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记者在这里遇到这样一家三口:一个中年男子用轮椅推着年迈的母亲,旁边是拄着拐杖的年迈的父亲。这一家人是达斡尔族,专程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赶来。七十四岁的老父亲叫敖志焕,他说,我出生在“九·一八”事变那一年,抗战胜利那一年我正好十四岁,当年庆祝光复的情景我记得很清楚。今天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我们全家特地来这里看看。
这时,收音机里传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讲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历史是未来的导师,历史会告诉人们很多很多,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教训,历史的启迪,历史的警示,谁都不应该忘却!特别是我们,曾经饱经苦难的我们,曾经拼死抗争的我们,曾经以三千五百万同胞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今天和平与自由的我们,更不应该忘却!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抗战胜利 六十年”,共找到4,80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