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戴劲松 刘海 何云江
近几年来,在老百姓心中有着崇高声望的娱乐与慈善公益事业,我国彩票业取得长足发展,令人心动的大奖回报极大地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然而,彩票舞弊前赴后继,继武汉、陕西等地彩票事件之后,贵阳再爆彩票舞弊大案,又一次牵动了人们的神经,给彩票事业的发展投下了沉重的阴影。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直击彩票监管漏洞和法制软肋,亟待从体制和法制上防微杜渐。
大案频发未有穷期
贵阳市中级法院日前对贵州首例彩票舞弊案作出终审宣判,贵州亚世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被告人张荣桥等5名被告人被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1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人民币30万元至322万元不等罚金。
这家公司数名负责人在与民政部门合作发行彩票过程中,使用舞弊手段,通过其亲戚朋友出面频频抽中大奖。据查,被告人张荣桥现年39岁。2000年5月1日,张荣桥以贵州瑞昌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义与贵阳市民政局签订一份发行4000万元福利彩票项目合作协议。为达到掌握控制大奖的目的,他以要发行好彩票的名义,取得了相关部门、公证处人员的信任,在摆放大奖的信封袋上做记号,借机掌握了大奖所在位置。
同年5月3日,张荣桥了解到其中一组彩票还没有出现入围奖后,就违法购买该组剩余的部分彩票,从中刮到一个入围奖。次日,张就找到来贵州旅游的外地人刘强(化名),要求其代自己进行二次抽奖。5月7日,张荣桥将入围彩票交给刘强,并告知对方应抽的大奖信封。于是,刘强竟幸运地抽中15万元的三等奖,上缴所得税后得到奖金人民币12万元。中奖人当天就将奖金存入银行后转交给了张荣桥。
这家公司除董事长张荣桥外,总经理周敬安、技术总监叶小民及业务部经理张荣东均加入到稳赚不赔的活动中。这些被告人在多次彩票发行中,相互勾结,通过采取违法购买部分彩票刮出入围奖,然后叫亲戚朋友进行二次抽奖的办法,多次抽走金额高达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的一、二、三等奖。据查,被告人张荣桥作案次数最多,达到了9次,共计价值332万元。
据了解,从2001年起至今,自湖北武汉彩票舞弊案开始,可谓大案频发未有穷期。深圳市一家投资发展公司在同年12月至2002年11月间,在广东、浙江、甘肃、辽宁等地17个城市承销彩票时,通过有组织的安排相关人员在奖袋上做记号、安排人看奖球、挂奖袋等手段将大奖摸回。据统计,这家公司在这系列作弊案中,摸中大奖金额达5800余万元。
无需多言,西安宝马彩票案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此案的戏剧性无疑将人们对彩票的关注度推到了空前。据案件始作俑者杨永明交待,四个宝马彩票大奖得主中前三个得主都是"托儿",其聘请的孙承贵也是作案同伙,负责中奖彩票的兑奖和保管工作。在每次"二次抽奖"前,他都会把装有宝马车大奖的信封拿出来,只有同伙才能抽到宝马车。但在刘亮抽奖那次,杨永明调包过程中拿错了信封,才使刘亮幸运地摸得宝马车。若非事件的偶然性,此案是否会暴露则不得而知了。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彩票舞弊”,共找到5,05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