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监管岂能"牛栏关猫"?
大部分彩票案件虽已尘埃落定,但有关专家指出,彩票舞弊案之所以前赴后继,其深层原因还在于监管流于形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趋利避害、铤而走险就不可避免了。
按照《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事福利彩票发行、销售以及参与彩票规则设计和生产的人员,必须保守相关秘密,且不得直接或间接购买福利彩票"。此案中,被告人多次通过做记号掌握了大奖所在位置,暴露出彩票监管、发行上存在诸多漏洞,给了作案者以可乘之机。
该《办法》还指出,"经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民政厅(局)审查批准,具有法人资格、资信良好、有销售场地和设施以及可行的销售方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省级彩票中心的直接监督和管理下,可以在该地区范围内承担福利彩票的代销任务,但不得采取承包买断的形式。"被告人之所以得逞,正时抓住时机买断了部分彩票。对于这种异常的购买行为,有关部门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使作案者多次成功"中奖"。有关人士认为,此案表明加强彩票发行、管理工作,提高对作假者的发现能力和防范能力也十分紧迫。
据了解,相关彩票法规滞后,法律层面上缺乏有力的惩罚机制也是案件不绝的重要原因。现行彩票管理的调整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公证暂行条例》、《公证程序规则》等几部法规。这些法规对彩票制作、发行、兑奖等具体程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彩票发行的形式和程序,不同阶段发行的规模和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更公平、更低成本的发彩规则及开奖程序等,都亟待立法加以确定。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明确不法行为的违法成本,使不法者望而却步。
有关人士指出,公益彩票被认为是"微笑的纳税女神"和"无痛的税收",如果在体制和利益格局上调整好,是国家和彩民之福,反之则可能成为诱人坠落的陷阱。(完)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彩票舞弊”,共找到5,05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