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接受外援是少见的
9月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务卿赖斯在与白宫协商后表示,美国愿意接受外国因“卡特里娜”飓风而提供的任何援助。
“美国接受外来援助是极为少见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沈骥如研究员说。
人们还注意到了,《人民日报》在有关评论援助美国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含义颇深的话: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无论处理什么问题,如果都能多一份合作的愿望和行动,少一点单边主义的傲慢和言行,这个世界无疑会美好得多!
“美国是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接受援助的同时,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不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这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众多的援助国中,还有几个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委内瑞拉提供了100多万美元捐款;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提出愿意派遣1100名医生带着大量的药品前往美国帮助救灾;甚至伊朗和朝鲜,也表示愿意向灾区提供援助。
沈骥如认为,这是对美国的一次教育和警示,“即使是超级大国同样需要国际合作,而不是一味推行单边主义。”
但是,沈骥如并不敢就此判断美国会因此而抛弃单边主义的做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也认为,美国不太可能因为接受了外来援助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对外政策。
中国涉外援助的沧桑演变
多年来,中国对涉外援助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王小华回忆,改革开放前,每当国内出现灾难时,国际红十字会和其他国家的红十字会也都征求中国的意见,问要不要援助,但是都被中国政府婉拒了。
“当时中国国力很弱,确实需要国外支援。拒绝接受外界援助不符合国际惯例,这种做法使国家形象受到很大损失。”
另一方面,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并不多,但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相对数量是很大的。
“当时的对外援助,几乎都是给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改变对国际援助的态度是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的。
1981年春节前夕,四川道孚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死了十几人,高寒地区灾民急需援助。
“当时的国际红十字联合会主动电传中国,问是否需要援助,需要什么援助。因为是第一次,我们只提出要十几顶帐篷,这是我们第一次接受自然灾害方面的援助,还是别人主动问起来,我们才接受。”
王小华说,从这之后,中国开始接受外面的援助,但很长时间都不主动向别人争取。
“真正主动提出要求,是大兴安岭火灾那次,我们逐渐了解到了国际红十字的一些情况和惯例。我们开始主动接受援助,也开始主动提出受援的要求。”
王小华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于这个变化感同身受,“之前中国不接受国外的援助是因为一方面当时政策不允许,而且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从不接受外援,到接受援助,到现在对发达国家提供援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参与辩论:中国对受飓风影响的美国灾民是否该援助?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卡特里娜 救援”,共找到4,49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