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加阿纳”珞巴族,长刀彩绸为神舞
珞巴族概况: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渝地区,少数散居在米林、墨脱、隆子、朗县一带。“珞巴”原是藏族对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居民的习惯称呼,意思是“南方人”。
珞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部落方言差别较大。珞巴族没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大多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
珞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采集和打猎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珞巴族的传统住房是石木结构的碉房,坚固耐久且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他们在门上或屋内的墙壁上,画有许多避邪求福的图案。而墙上挂着的动物头首,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对猎手打猎能力的炫耀。
珞巴族服饰:
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制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氇长袍,外罩称为"纳木"的黑色套头大坎肩,戴熊皮压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个带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张,帽后缀一块梯形带眼窝的熊皮,据说这种装扮在围猎时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妇女们则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短袖上衣,下身穿过膝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珞巴族男女都喜爱佩带装饰品。他们颈上的串珠,是用一种青蓝色的石料磨制而成的,每个成年人都有几串,盛装时可佩戴几十串。
珞巴族饮食:
珞巴族人传统的主食是玉米和鸡爪谷。烧烤是他们最常见的加工食物的方法。"达睐妈拜"是一种黏坨状的食物,做成后用手抓食,这是珞巴族人喜爱并经常享用的一种食物。
珞巴族历法:
他们根据月相盈亏、寒暑冷暖、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年月日,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历法――物候历。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十二次为一年。对于月份,珞巴人认为,一月蛤蟆往水中跳,二月桃花落,六月白天长,太阳始向东转,十二月高山顶上的白雪往下伸展。
珞巴族节日: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作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珞渝西部长门河和西巴霞曲一带的珞巴部落约于二月过年,当地称之为过“旭独龙”节;珞渝东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希蒙地区的珞巴年节叫“调更谷乳术”,是在藏历十二月十五日。
珞巴族的生产技术及科学成就:
长刀和弓箭:佩戴长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它不单单是作为一种显示阳刚之气的装饰品,而是受自然条件的驱使,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仅用它来防止野兽和毒虫的袭击,而且用它来砍竹木,架藤网桥,起房造屋甚至剪头发、裁剪兽皮等。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离身之物,是狩猎的主要器件。珞巴人制作弓箭的技艺很高,使用弓箭的本领十分娴熟。珞巴人从幼儿时就开始练习射箭。对弯制竹弓和削制箭杆很有讲究。制弓不但要选择竹种、竹龄,而且对弓长、厚薄都有固定的规格。箭杆、箭镞和箭羽的选材、制作工艺也很精细。
珞巴族人还有一种被称为“古马”的地箭,安放在野兽经常出没之处,一旦野兽踩上机关,箭就自动射出,击中要害部位。安放地箭全凭丰富的经验。珞巴人使用的地箭,不用铁箭头,而是用一种叫做“达白”的竹子削尖熏烤成箭簇。
藤网桥是珞巴族人用特有的技术,以藤索为材料编织而成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区横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是历史最久的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远远望去,这座藤网桥好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蛟龙。
珞巴族习俗:
珞巴族擅长狩猎,习惯用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狩猎一般都是集体进行,猎获的野物一律大家平分。珞巴族有个习俗,无论谁家生了小孩,邻居和亲友都要登门祝贺,送一支箭作为礼物。小孩从七八岁就开始操弓习射,弓箭从此随身携带,直到死后陪葬。
珞巴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按照珞巴人的习俗,主人端出酒饭,客人必须吃净。在客人进食前,由主人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菜,表示食物安全和待客的真诚。
珞巴族标志:
珞巴族先民认为,他们与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植物、无生物和使用的工具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视作自己的祖先。珞巴族各部落崇拜的标志物有:虎、豹、野牛、青牛、熊、猴、猪、水獭、羊、狗、老鼠、蝙蝠、乌鸦、布谷鸟、白头翁、鸽子、鸡、鸡蛋、蜂子、蛇、青蛙、鱼、竹子、花萼、太阳、月亮、刀、木臼、灶炭、灶灰等。在这些标志物中,以动物为主,反映了与狩猎的密切关系。标志物的崇拜产生了一系列的崇拜仪式、崇拜偶像和禁忌等。珞巴人对生殖极度崇拜,这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普遍的崇拜。综观珞巴族的标志,都包含有灵魂转体和事物转化的思想观念,大部分标志物对人的生命和生活都有过恩赐或保护,标志物是氏族制度的精神纽带,正是由于它的作用,氏族才能更有效地把氏族成员牢牢地结合在一个血缘共同体之内和组织在一个经济共同体之中。珞巴族象征性的图案是腰饰和腰刀。
文章来源及最终解释权:中邮集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珞巴”,共找到6,96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