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点左右,艰难曲折的六方会谈终于取得了两年来最重大的成果,达成了6项共识。朝鲜在《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中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朝美承诺将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各方还将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由中国主办的六方会谈再次证明,对话而非威胁或战争,才是解决国际间纷争的最高级形式。而朝鲜半岛核疑云的初散,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道义形象,还将迫使美日在相关领域更改他们用以获利的惯常政治语言。
六方会谈具坦诚高效特性对国际事务有示范效应
凝聚六方智慧达成的共同声明将注定因其建设性而载入历史。六方会谈机制表现出一种更坦诚、更高效的特性,对于解决急迫的重大问题来说,这样的特性显然是极为有用的。
美国一直习惯于通过自己掌控的国际组织来获得某种“正义授权”。上世纪50年代初的朝战,应是美国强行让联合国通过决议组军参战的初次尝试,后来则更多地倚重北约。目前,伊核问题更加突出,在欧盟渐渐从中立立场偏向美国之后,伊朗对核计划的态度转趋强烈。六方会谈的成果对于伊核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将美国关切的问题提交国际组织,对民族自尊心强烈的国家来说,常意味着只照顾了美国需求而漠视了自身关切,效果并不好。六方会谈机制在更小的范围更从容地谈事,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这种气氛更加适合。很显然,这种机制不但适用于核问题一项,对于以后可能出现的国际纷争都是有益的启迪。
中国展现天下为公形象不会在台湾问题上利益交换
六方会谈在北京突破,台湾和海外的学者们迅速就做出了反应。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大陆不仅展现了影响力,还让美国感到欠了中国“人情”,因此在台湾问题上美日将偏重于考虑大陆的要求。
区域的利益交换当然是国际政治博弈的常见手法,但是上述分析并不正确。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这样的问题无法拿来进行交换。其次,台湾问题本是中国内政,主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与国际事务不在一个层级。
但是,中国展现的“天下为公”形象,倒是足以反衬出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偏私。美日出于对中国影响力扩大的担心,一直拿台湾问题做文章。不仅如此,在朝核问题得到更为彻底的解决后,我们还必须对美日更深介入台湾问题有所准备。
日失去“潜在受害者”外衣警惕其重走“迫害者”之路
作为六方会谈的参加方之一,日本在整个会谈过程中一直扮演了一个尴尬角色。主要当事方朝鲜直指日本没有参加资格。事实上日本也一直像一个不同于五方的另类:直至共同文件签署,日本仍对会谈没有涉及与朝核毫无关联的“绑架”问题抱有微词。
日本参加六方会谈,始终抱着一个“潜在受害者”的心态,并不惮于让世界知道。这与日本对二战的观感如出一辙。然而,事实上,日本正成为东北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而随着日本国内气候的右转,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现在许多论者对朝核问题解决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持乐观态度,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机制能否对日本重新走上“迫害者”之路有所防范;二是这个机制由谁来主导。如果没有六方会谈的平等气氛而转化为美日自行其事,那么这个机制不会带来和平而只会相反。
当朝核问题曙光初现之时,无法排除右翼而偏激特征的日本在大国云集的东北亚这一重要区域的危险性,比以前更加明显地凸显了出来。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徐立凡)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朝核 第四轮六方会谈”,共找到70,70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