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出敬二是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和使馆的新闻发言人。他已经在日本外务省工作了25年,去年2月首次被派到中国。因为职业的缘故,记者早就对他有所耳闻。听说井出的职责之一是与中国媒体打交道,而且非常愿意和媒体沟通交流。果然,一天下午,记者致电要求采访,仅两分钟后就得到回复,确定了见面时间。
“现阶段,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少的话,一周一次;多的话,一周三四次。”身着便装,一脸笑容的井出一边和记者握手寒暄,一边指着手里的本子说。记者注意到,本子的每一页上都是井出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或者中国媒体上有关日本的报道,前后大概有三十多篇。据了解,井出的办公室里这样的剪报材料已经积累了厚厚一沓。来中国仅一年半,井出公使就送出了四五千张名片。
井出原来学的是俄语,曾经两次被派往前苏联和俄罗斯工作。来中国工作不是他自己要求的,而是日本外务省人事科的决定。“不过,当我得知要来中国工作,我特别开心。因为在日本,中国是非常受关注的国家。到这儿工作对我来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显然,井出对自己的岗位很满意。
媒体关注中日关系
记者采访来者不拒
井出介绍说,每次采访,中国记者最关心的是:历史问题、靖国神社、日中经济关系、东海的能源开发、教科书、联合国改革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井出来者不拒。他的态度是:“只要我有时间,就会优先安排和媒体见面,接受采访。”
在井出看来,中国媒体的环境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中国媒体很少主动采访外国驻华使馆的官员。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隔三岔五就有媒体要求采访。井出认为,现在中国的媒体种类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近两三年创办的报纸杂志,他们很活跃,经常跟我联系。”
最担心中国人讨厌日本
最开心采访被译成日语
“那么通过和中国媒体加强接触,您想告诉中国老百姓些什么呢?”听了这个问题,井出严肃了起来:“非常遗憾的是,在中国媒体上刊登的有关日本的报道,还是负面的东西比较多。中国这一段时间有很多的舆论调查,如果问‘你最讨厌的国家是哪一个’的话,基本上回答‘日本’的人比较多;如果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日本的,他们基本上都回答是‘媒体’。但据我所知,许多人在直接和日本人接触后会发现,日本人中令人讨厌的人是非常少的。”从井出的语气中可以感觉到,他很担心中日国民中的敌对情绪,非常希望双方能多一些交流。
据了解,日本外务省有很多部门,光是涉及井出的工作的就有三个:一是亚太局;二是外务报道官组织,相当于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司;三是宣传文化交流部,相当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其中,后两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向国外准确地介绍日本。只要井出接受了中国媒体采访,报道就会被翻译成日文,发往日本。不但以上三个部门会看到这些文章,而且这些文章还会出现在日本报纸上。“他们看到以后都会非常开心。”井出说着笑出了声,并打趣说:“但不会因为我做了这些,工资就会涨上去。”看得出来,井出先生对他的工作有一种成就感。
我对媒体感到担心
前日本驻华公使渡边幸治
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不光是中国,日本的媒体也是一样。一般来讲,大众传媒都更喜欢报道别的国家的负面消息。我个人认为,现在中日两国关系的对立,媒体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3月,中国学者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报纸上关于日本的报道中有60-70%是负面的。这种情况在网络上会表现得更加极端。媒体出于商业考虑,这样做是很自然的。我对此感到很担心。我认为,现在日本并没能够成功地向中国展示它的好的方面。
回想1981年到1984年,我在中国,当时的中日关系还是相当好的。高仓健当时在中国非常有人气,NHK的电视剧《阿信》在中国放映,那时可以说是中日关系的一个小高潮。
当然,眼下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也越来越少了,这是事实。我觉得这和中日间一直没有实现互访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实现互访,必将促进中日媒体的交流。以此为话题,有利于双方增进对对方的正面报道。
我觉得有必要通过首脑互访,再一次重申中日友好的主题,媒体也好借此发挥更好的作用。如果有了首脑互访,中国领导人在日本媒体上的亮相机会会大大增加,这一定能有利于增进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事实上,中日间的首脑互访,照例是应该每年进行的。但是到今天为止,实际上已经中断三年多了,中方当然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错在日本,而日本也认为这样局面的出现,错在中国。反过来,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本身,又成了中日双方舆论对立的一个主要原因。
今年3月,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在中国,有10%的人对日本有好感,有66%的人表示不喜欢日本。《朝日新闻》的调查也显示,有10%的日本人喜欢中国,30%的日本人讨厌中国。这样的数字,是不应该出现在两个这样重要的国家之间的。
(本报记者黎萌、朱曼君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日本驻华大使”,共找到20,01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