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西藏广大农奴,约占总人口的95%。他们没有土地和草场等基本生产资料,连自己的人身也被三大领主占有,没有丝毫的人身权利和自由,不过是农奴主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被农奴主视为“生来卑贱者”、“会说话的牲畜”。我在江孜考察时专门看了昔日的大贵族柏拉过去给农奴住的房子,感到震惊,看到的农奴的住房情况令人惨不忍睹。
江孜大贵族帕拉,为了防止在他家庄园里支差打铁和制作犁铧、镰刀的铁匠偷铁,竟可以把铁匠们锁在屋里,大小便都在屋角上,只有送饭时才将门打开,如同住在监牢。
在生为人奴,没有任何人的权力和自由的情形下,农奴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其低下,根本谈不上作为家庭生活必备一定设施条件的住房,很多农奴连最简陋的房子也没有,经常是和牲畜睡在一起,有的搭草棚或是睡在农奴主的屋檐下。
农奴们住过的房子
独立房。是农奴主专为农奴修建的简陋房间,大多修建在庄园附近的地方。独立房面积一般8至14米,房间阴暗潮湿,农奴人均住宅不足3平方米,农奴没有房屋所有权,房屋没有任何服务设施可言,仅避风遮雨而矣。在旧西藏这种住房是农奴住房当中条件最好的,我叫它独立房并不说它在空间上一定是独立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几栋房子连在一起建的。
附属房。是农奴主专门为家奴和奴隶在庄园内修建的简陋房间,有时也将庄园中的地下室、房间过道、畜舍等附属用房供家奴或奴隶使用。江孜大贵族拉鲁在他的庄园里修建了一个朗生院,朗生的住房狭小阴暗,每间房最多有三、四平米。白天家奴和奴隶为主人像牛马一样地干活,晚上就栖身于这些简陋的房间里。
帐篷。多为牧主为在草原上放牧的牧奴提供,牧奴根据季节的变化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内迁居,故有夏季和冬季帐篷之分。帐篷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一般有5至6个平方米,是间是烧牛粪的火架,周围存放青棵等粮食、柴草。晚上部分牲畜赶至账篷内,牧奴一家人与牲畜一起过夜。
窝棚。逃亡、丧失劳动能力的农奴为自己搭建的临时住所。《西藏历史地位辩》记录了当年在拉萨街头那些穷苦人所住窝篷的情况:“至于搭着几十顶、上百顶矮小破烂帐篷,篷内面积不足六七平方米,篷高不过一米三四,刮风就满是灰尘,里面挤住着一家四五口人,每人除了一件爬满虱子破衣,一个要饭菜的破木碗以及全家共有的一口旧铝锅、两个破口袋、几块破毡垫以外,几乎一无所有的乞丐帐篷群,在拉萨市区多处可见,其生活条件之恶劣可以说超过任何一国一城的贫民窟┄┄,那种饥守寒交迫的程度可以说是世间罕见的” 。
1959年成为划时代的一年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1-1959),西藏人居环境十分落后。当时,西藏住房主要集中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几个城镇地区,总的住房面积不足30万平方米,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不足3平方米。广大牧区以游牧为主,帐篷为主要居住方式。由于西藏保留封建农奴制和政教合一政治体制,西藏地方政务主要由旧嘎夏政府负责,并受当时国内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限制,西藏不具备大规模建设的条件。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仍然努力在部队驻地、中央西藏工委和各分工委所在地进行了基本建设,建起了一批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和职工住房。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作西藏自治区筹季会1959年工作总结时曾讲过:“1959年是西藏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的一年,也是西藏人民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自平叛以来,西藏在短期内新修公路24条,长达2200多公里,增设县、区贸易点232个,改善了城乡贸易关系,基本满足了群众的要求,全区增设公办小学10所、民办小学456所,夜校128所,全区医疗队(室)为藏族人民门诊85万余人次。粮食产量达到4.2亿斤组织上一年增产15%。”
1958年,西藏发生了全局性武装叛乱,达赖分裂集团背叛祖国逃亡国外。1959年,中央决定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任务是推翻封建农奴制度,使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建立人民民主制度,重新分配社会生产资料,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人。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并与爱国人士充分协商,制定了《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关于执行赎买政策的具体办法》和《关于当前牧区工作的指示》等制度规定。
在农区,民主改革第一阶段,展开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和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坚决彻底肃清叛乱分子,打掉反动上层的威风,树立贫苦农奴的优势,建立农民协会,切实搞好生产,为土地改革打好基础。第二阶段,以分配土地为主要内容,区别叛乱农奴主和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对叛乱农奴主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予没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先给他们留一份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其余土地和生产资料由政府进行赎买。没收和赎买的土地、房屋和其它生产资料以乡村为单位分配给各户农民。当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生产资料约占全部生产资料的三分之一,共支付赎金6000万元。
翻身农奴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过去农奴住的差巴房,虽然低矮阴暗,但仍是属于农奴主的。民主改革后人民政府分给了居住在里面的农民。对没有住房的农奴,在没收和赎买的农奴主住房中进行分配。拉萨市一位乞丐老人,过去每天从人家的屋檐下爬到路边要饭,在民主改革中,当地居委会给他分配了房子,福利委员还把糌粑和酥油送到他家里,病了给他请医生。当时老人哭着说,我不是在做梦吧?
在牧区,没收叛乱领主和牧主的牲畜,实行谁放牧归谁所有的政策。对未参加叛乱的领主和牧主执行了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的政策。改革以往的牧民与牧主之间的主奴关系为资本主义性质的雇用关系。在牧主和牧工之间签订有利于牧主也利于牧民的两利合同。那曲县门堆部落签订的合同规定,按当时物价水平,牧主除负责牧工吃穿外,再付给牧工能够养活两个小孩的工资,一年工资为80元。
那曲谷露牧区,没收叛乱领主牲畜6217头牛、1417只绵羊等全部分给了贫苦牧民。除牛马羊外,每户还分到一顶帐篷、铝锅、奶渣锅、牛鞍、口袋、绳子等简单的家具和衣食等物品。翻身解放后的牧工们说:“我们过去吃穿,主人给什么是什么;再冷再饿,用尽了力气,还要担心主人打骂。做梦也没敢想在帐篷里睡一宿。今天头上撑的是自己的帐篷,家里摆的是自己的财产,门口放的是自己的牛羊,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是说不完的”。
在西藏民主改革中,广大翻身农牧奴得到了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同时也分到了住房和帐篷,过上了“人”的生活。从此广大翻身农奴欢天喜地,扬眉吐气,当家做了主人。这是广大翻身农奴祖祖辈辈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属于自己的住房,第一次获得当家作主的政治上的人权,又取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经济上的人权。
应该说,它实现了从过去没有自己的住房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住房的历史性的革命性的跨越。但当时的广大翻身农牧奴的住房面积和住房条件应当说还是低水平的。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农奴”,共找到2,39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