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哈市一位中年女子,到火车站托运一批新书,这批书7大包,一吨重的集装箱装得满满的。这位女子说,她是帮9岁的孩子孙慧熙托运书籍的,这批新书是儿子用5年捡废品的钱购买的。儿子要把书送给河南省上蔡县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的艾滋孤儿。货场工人被这位9岁少年的行为感动了,他细心地记下了孙慧熙的联系电话,并拨通了本报新闻热线……
“为了让艾滋孤儿读到美妙的故事,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哈市9岁少年孙慧熙为了能让艾滋孤儿读到美妙的故事,5年来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捡废品,积攒下4000元钱,买了800册新书,托运到了 “ 中华红丝带家园 ”艾滋孤儿手中。他说,废品还要捡下去,他的目标是为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的艾滋孤儿建一个图书室。孙慧熙的真情感动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復,黄孟復副主席邀请他出席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的开园仪式。25日晚,这位小朋友带着黄爷爷的邀请信,乘上南下的列车,去河南参加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的开园仪式。在这位小朋友南行前,记者采访了这位9岁的“爱心天使”。
一份特别的邀请
在哈市河松小区一处普通的住宅里,记者见到了9岁的孙慧熙。孙慧熙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笑容甜甜的。
孙慧熙说,因为自己要上课,就委托妈妈去火车站托运了新书。这批新书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影响孩子一生的100部经典名著》等,共有800多册。孙慧熙要用这批新书帮助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的艾滋孤儿建一个图书室,让这些不幸染病又失去亲人的小朋友不再流泪, “ 在新书的故事里,他们不但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被书中伟大的人物感染,增添生活的勇气,树立未来的目标。 ” 孙慧熙对建艾滋孤儿图书室的意义说得头头是道。
孙慧熙为什么要为千里之外的艾滋孤儿建图书室呢?这还得从去年的一次读报说起。
孙慧熙是哈市奋斗小学四年一班的学生,特别喜欢看书读报,是很多少年报刊的小记者。去年,他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河南省上蔡县艾滋孤儿的报道,报纸上艾滋孤儿的照片让他久久难忘, “ 那些艾滋孤儿缺少营养,瘦得皮包骨头一样,眼角还挂着泪水,他们无助的样子,让我特别难受。 ” 报纸上说,当时全国民营企业家正在为这些艾滋孤儿筹建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希望大家为这些无助的孤儿献一份爱心。孙慧熙马上决定,为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建设捐款,他把自己捡废品得来的272元钱邮给了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的筹建部门。
孙慧熙对艾滋孤儿这份特别的关爱,感动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復,黄孟復副主席不久就给孙慧熙发来了一封感谢信, “ 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你通过自己的劳动积攒资金,用于资助那些急需帮助的同龄人,很令人敬佩,我为你感到骄傲,在你的身上体现的精神和勇气,让我看到了新一代少年的希望! ” 黄孟復副主席向孙慧熙发出邀请,希望他在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落成之时,出席开园仪式。
接到这份特别的邀请,孙慧熙很受鼓舞,他想到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建成后,那些艾滋孤儿还是不能像正常的小朋友那样去学校读书,没有美妙童话故事的童年多单调呀!想到这儿,孙慧熙萌生了要为艾滋孤儿建一个图书室的想法。
捡废品实现梦想
建一个图书室要有好多好多的书,买这些书要花很多钱,孙慧熙怎么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孙慧熙盘算着自己储蓄箱里的钱,那里有他5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资金,有700多元他在全国少儿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稿费,还有几百元捡废品得来的钱。孙慧熙觉得,这些钱要建一个图书室是不够的。孙慧熙的父母都靠工资生活,再说向患病的小朋友捐款也不能向父母伸手。孙慧熙决定立即行动起来,抓紧时间去捡废品。
记者采访得知,孙慧熙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班级,他是班长,上学期期末,他的成绩名列学年第一。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外,业余时间他还要参加哈市少年宫艺术团的合唱排练。既不耽误学习和排练,又要抽出时间捡废品,孙慧熙只能牺牲所有的休息时间了。
孙慧熙会骑自行车,每天放学,他总是留意路旁是不是有废品,一块废纸壳、一个空矿泉水瓶,这些别人不愿意看的东西,在孙慧熙的眼里成了宝贝。他计算着,如果每个矿泉水瓶卖0.15元,100个矿泉水瓶就可以买一本新书。
孙慧熙说现在捡废品的人太多,能捡到废品的地方不多,但他捡废品有诀窍。孙慧熙透露说,他每天回家先完成作业,然后就翻报纸看各种信息。遇到双休日展销会活动,他一定要去,因为展销会上常常丢弃很多宣传品,他捡起来可以换钱。看到报纸上有演唱会等演出消息,只要能抽出时间,他都要参加,但孙慧熙去看演出都是在演出结束的时候,那时候满地的废纸和矿泉水瓶,捡起来太过瘾了。
孙慧熙的母亲朱晓艳说,小慧熙为了给患艾滋病的小朋友买书挖空了心思。他不让母亲买鱼、肉,他希望母亲把给他买鱼、肉的钱省下来去帮助患病的小朋友。朱晓艳说,她现在很少买鱼和肉了,只要一提要买鱼,小慧熙非把买鱼的钱要走不可。偶尔买一次肉,都得偷偷上街。但她觉得孩子做得对,并且支持孩子这样做。据朱晓艳说,小慧熙特别节俭,从来不吃零食,穿的衣服每件大多不超过20元。
今年8月,孙慧熙的储蓄箱里已经有近4000元的积蓄了。这时他接到了 “ 中华红丝带家园 ” 将在9月27日开园的通知,孙慧熙决定将储蓄箱里的钱全部用来购买新书。他和母亲分5次从书店购回了800余册各类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新书。看到自己辛勤劳动和点滴节俭换来的新书,小慧熙说自己的心里就像吃了一罐子的蜂蜜。
爱心伴少年成长
据小慧熙介绍,这次捐出800册新书后,他5年里的爱心捐款总计达7000多元了。小慧熙的母亲说,去年春节前,小慧熙和她去哈市儿童福利院,一次就捐出价值1000多元的文具和衣服,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小慧熙捡废品换来的。以前,小慧熙多次捐助希望工程,为了筹集捐款,小慧熙不但去捡废品卖,还利用假期去商场批发风筝到松花江边去卖。
一个9岁的孩子,能有如此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小慧熙的爱心来自何处呢?
小慧熙的母亲朱晓艳说,孩子的爱心除了老师和学校教育外,父母的培养和浇灌是重要因素。
朱晓艳介绍,小慧熙在两岁的时候,父母领他上街遇到路边有贫困的乞讨者,都要让他送一点零钱,后来孩子慢慢就有了爱心。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小慧熙都积极帮忙。
小慧熙4岁那年,父母领着他去内蒙古亲戚家,在街上遇到了两个衣衫破旧的男孩在路边乞讨,父母领着两个孩子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听说这两个孩子刚刚失学,又拿出100元钱让他们回家上学。小慧熙以前多次向父母要电动玩具,但父母说没有钱买,这次看到父母给两个陌生的孩子100元钱,他有些不解:“不是说没钱买电动玩具吗?怎么一下子就给别人100元钱呢?”母亲告诉他:“你没有电动玩具,还一样快乐生活。他们如果没有人帮助,就要失学流泪。你能愿意因为自己玩玩具,让他们哭泣吗?”小慧熙终于明白了父母不同寻常的举动。
在小慧熙二年级的时候,母亲领他去了呼兰的农村。在那里小慧熙见到了他帮助过的小伙伴,也看到了小伙伴上学的学校。小慧熙至今也忘不了,那所学校的玻璃是几十块碎玻璃连在一起的,冬天学校的炉子只能烧很少的煤,小朋友们的手都冻红了。学校的课桌没有桌堂,小朋友们坐着长条凳子上课,老师敲一节废钢轨作为上课铃声。回来后,小慧熙写了一篇《刺耳的铃声》的文章寄给了报社,后来这篇文章被一家少儿报社采用,小慧熙得了60元稿费。从那时起,小慧熙开始攒稿费、捡废品帮助贫困小朋友。
据小慧熙介绍,他捡废品、勤俭节约帮助贫困小朋友,老师和同学都很支持,曾被评为学校文明少年。在小慧熙带动下,小慧熙的同学李冠田、吕宛欣、杜天宇、高世翔等也纷纷加入到了捡废品资助贫困小朋友行列。
小慧熙说,他前几天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小女孩因为贫困又失学了。他觉得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要继续捡废品帮助那些等待帮助的小朋友。他说自己最爱听《爱的奉献》这首歌,他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