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因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阻碍而牺牲的23人、负伤1803人。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表示,造成民警伤亡的原因主要是民警在执勤查缉、处理治安案件和交通违章时遭受暴力阻碍引起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分析说:袭警事件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人性化”管理认识上的误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每年都有不少公安干警因公负伤甚至以身殉职,对于那些忠于职守、奋不顾身的执法者,我们应当心存感激和尊敬。袭警现象的频繁发生,确实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然而,近两年来,一直有人将袭警现象与“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执法联系起来,一旦袭警事件出现高发势头便动辄首先归咎于“人性化”。似乎是“人性化”管理削弱了执法者的权威,让警察成了“软柿子”。
袭警多发真的是因为“人性化”管理吗?要证实这一观点,必须用足够的证据支撑起这样一条逻辑链,即“人性化”管理导致警察“软化”,而警察的“软化”又导致了袭警事件的频发。将袭警多发归咎于“人性化”管理的人们至少必须做以下两件事:
一是证实“人性化”管理已经得到了普遍、有效地落实。如果有确切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推行了“人性化”管理之后,打死孙志刚、抓错佘祥林、饿死李思怡之类“非人性化”执法行为大幅度减少,且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对于警察的畏惧心理大大缓解,那么才可以证明“人性化”管理确实扭转了警察往日一贯“强悍”的形象。
二是证实袭警事件多是警察执法软弱无力造成的。引发袭警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但警察执法软弱无力会招致暴力袭击,执法粗暴同样也可能引发暴力抗法。因此,还需要对现实中的袭警事件进行科学抽样与诱因分析,以证实执法者的软弱无力是导致群众选择暴力抵抗的主因。
将袭警多发归咎于“人性化”管理的人们始终没有拿出具体的证据完成必要的证明,那些独断式的结论全都缺乏说服力。因此,在获知相关论据之前,我们只能说:袭警多发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不确定。
事实上,即使证实了目前袭警多发的确源于“人性化”管理,这也丝毫不能动摇我们继续推进“人性化”管理的决心。“人性化”管理不过意味着执法者将公众当作“人”看待而已,推行“人性化”管理是约束警察权、保障公民权利的必要措施。“人性化”管理登上公安执法的大舞台,便如同初升的太阳冒出地平线,每投出一道阳光,同时落下一块阴影——公众享受阳光的温暖,是以执法者忍受阴影为代价的。如果不能容忍这片阴影的存在,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掐灭我们心头对光明的热望。因为没有了阳光,自然不会有阴影出现。然而,没有人会因为害怕阴影而乐意生活在一丝光亮也没有的世界里。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正午时分太阳光最为炽烈之际,正是阴影最小的时候。“人性化”管理情同此理,只有当公民权利得到最充分的保障之时,才是执法者付出代价最小的时候。与其将袭警多发归咎于“人性化”管理,还不如更加努力地推进“人性化”管理,使之成为现实执法过程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