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六”两名航天员太空生活更舒适,所做实验及太空动作增多,飞船安全性能更强
“神五”成功升空并顺利回收,标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具有突破性的第一步--载人航天。而“神六”飞船则是对我国多人多天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考验。
作为神舟五号飞船的后续产品,神舟六号飞船在设计上更是优化了全船的配置情况,不但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航天员在飞船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更加舒适。专家说,“神六”比“神五”更先进、更完善、更舒适、更安全。
时间:
将飞五天绕地球79圈
相比“神五”21小时绕地球14圈的飞行,此次“神六”的飞天时间更长,约5天共计119小时(绕地球约79圈)。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介绍,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规划,此次神舟六号5天的飞行任务是第二步任务的开端。
据介绍,神舟六号还要为更长时间的太空飞行积累经验。王永志院士说,在太空中呈漂浮状态的飞船,只要人一动,飞船就会随之摆动。那么,哪些活动对飞船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飞船的姿态控制规律应该如何调整,航天员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动作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及其它一系列的科学实验,都有待通过这五天的飞行进行验证。
人数:
两人搭档做更多实验
相比“神五”,升空的航天员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活动范围扩大到全船。也就是说,在神舟五号飞行中,航天员一直待在返回舱中,飞行了一天;而这一次,由两名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员组要飞行多天,要脱下航天服,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活动,还要完成空间科学实验的操作任务。
据悉,规定动作中,航天员要打开返回舱门,从“驾驶室”--返回舱进入“工作间”--轨道舱完成一些科学实验,进行空间观察和空间研究。而“神五”飞天时,杨利伟一直坐在椅上,并未进入轨道舱。
整体:
轨道舱运载能力更强
从大的范围内来看,神舟六号飞船与神舟五号飞船的整体构成差不多,均属于我国第三代飞船,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
相比较而言,“神六”的轨道舱段多出了一截过渡段。这是未来的太空对接口,留作日后与空间器相对接,逃逸塔段则增加了“火路保险系统”,这大大提高了飞船和航天员的安全保险系数。同时,新的轨道舱比“神五”的轨道舱重量加大,运载能力更强,进一步提高了宇宙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内部:
原基础改进110项技术
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接受采访时说,相对“神五”,“神六”在主要技术特点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根据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需要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据悉,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此外,内部设施的优化,使得飞船重量减轻了,航天员在操作时就更加灵便,同时,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同时,科学工作者在飞船内部配置了多台高精数码相机以及胶卷相机,科学研究所能获取的图像资料比“神五”会更多。
在返回舱的航天员座椅上,工作人员设计了着陆缓冲功能。“神五”里只有杨利伟乘坐的那个座椅有着陆缓冲功能,并且有个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座椅提升后航天员难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神舟六号对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
生活:
饮食休息都更加舒适
神舟六号飞船在设计上还按“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了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两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的五天中,他们的饮食、排泄处理都更加方便和舒适。
首先是航天服。神六使用的是舱内式航天服(非太空漫步航天服),但只需在起飞和返回时才穿,平常在舱内就可以脱下厚厚的衣服,轻松地活动,并进行科学实验。
在轨道舱中,科技人员还安装了一个挂起来的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这两项功能在神五中都未曾使用。
食品种类也从“神五”的二三十种增加到四五十种。杨利伟在“神五”上的21个小时中,食用了点心和咖啡。在“神六”上,鲍鱼、大虾、宫保鸡丁都将成为航天员每天的菜肴。进餐前,航天员还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不像杨利伟飞天时,只能吃即食食品。
此外,航天员如厕可以使用轨道舱内的专用马桶,只需做个“骑马”的姿势,就搞定了,而杨利伟乘“神五”上天时,一直是用尿不湿解决问题。
“黑匣子”:
存量大百倍个头小一半
据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飞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经不再生产,个别技术已经稍显落伍。神舟六号对此还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性改进。
比如神舟一号到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现在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发射:
火箭增加了可视系统
据搭载神舟六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介绍,今次发射的长二F火箭相较发射神五的长二F火箭,他们做了一些改进。例如神五发射的时候,杨利伟感觉到明显的震动。这是因为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不仅会有横向的震动,还会产生一个纵向的低频震动,而且震动频率和人体内脏的震动频率接近,所以航天员会感觉不舒服。专家做了相关改进后,火箭升空后,航天员会感觉更加舒适。他打了个比方:坐“神五”就好比坐卡车,但乘坐神六就像坐轿车。
另外,火箭的可视性有所增强。过去火箭工作好坏地面上的人只能靠遥测,这次的火箭装上了两个摄像头,保证图像实时传输。通过这两个新增加的摄像头,技术人员可以总体监控火箭与飞船的运行情况。像飞船的高度、速度、姿态等数据;飞船与火箭的分离过程;返回舱降落时的开伞过程,都将进行拍摄并传输到测控中心。尽管不能观测到返回舱的下落全过程,但工作人员可以拍摄其降落的全过程。
火箭还增加了一些安全措施,重要设备之间增加了物理隔离。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