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比亚迪特约神舟六号 > 最新消息
文字播报:神舟六号10月14日航程(即时更新)

时间:2005年10月14日00:10  来源:综合各大媒体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每日文字播报:12日13日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进行第42圈飞行。  [23:5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飞越太平洋上空。  [22:5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进行第41圈飞行。  [22:4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飞过非洲好望角。  [22:1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远望一、二、三号测量船遇到较差海况,尤其是远望三号测量船遇到了风力八级、涌浪四米的恶劣海况。目前各船已做好应对预案。  [21:5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截至14日17时,分布在三大洋上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已经完成对飞船49个弧段的测控任务。三艘测控船均遇到较恶劣的天气。  [21:2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在进行第40圈飞行。  [21:1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聂海胜在飞船内闭目养神。  [20:4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刚刚飞越北美大陆,进入大西洋上空。  [20:14]

  [人民网]: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设计师程正已经77岁高龄,至今仍然奋战在工作第一线,这位始终信奉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作者说,神舟六号上天,我们汽车工作者不仅要欢呼,更要思考。航天的困难比汽车大多少倍?简直没法比。人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克服了困难,在前头做了榜样,我们就更没有理由觉得离开外国什么都做不好。  [20:02]

  [人民网]:聂海胜上中学时的校长杜本武表示:“神六的发射表明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日益强大,聂海胜的成功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我相信他一定能完成国家交给他的任务!”  [20:01]

  [人民网]:“我作为海胜的家乡人、作为中国人,感到很骄傲,因为这次飞船的升空标志着我们国家科技、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国家发展了,我们很高兴!”湖北枣阳市杨垱镇58岁的孙瑞祥老人激动地说。  [20:01]

  [人民网]:这几天,每天上午10点不到,上海科技馆的大屏幕前就簇拥着成批的市民观看神六报道实况。  [20:01]

  [人民网]: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航天热潮,人们为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感到自豪的同时,对祖国的未来也充满信心和憧憬。  [20:0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的舷窗外逐渐变黑,飞船飞入地球阴影。  [19:2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聂海胜一边吃东西,一边翻阅飞行手册。费俊龙已经开始休息。  [19:0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六飞船正在进行第39圈飞行。  [18:33]

  [内蒙 人民网记者廖文根]:主着陆场气象预报组组长李永辉表示,为了更精确地做好对飞船降落影响较大的浅层风预报,主着陆场在这次任务中首次使用了LAP-3000风廓线雷达和102米高的测风塔,使得对浅层风的预报精度大大提高。主着陆场完全有能力做好飞船返回的气象保障。  [18:31]

  [人民网]: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说,为对飞船进行轨道控制、姿态控制和着陆反推,神舟六号上共装有56台各种发动机。  [18:22]

  [内蒙 人民网记者廖文根]:主着陆场气象预报组组长李永辉说:飞船返回对气象的具体要求是,300米以下的浅层风速度不超过15米/秒,高空风不超过70米/秒;空中没有1000米以下的低云,没有降水,地面没有半米以上的积雪;能见度不小于10公里。未来几天,主着陆场气象条件基本符合返回要求。  [18:17] 

  [人民网]:神舟一号到五号飞船的返回舱目前都在什么地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说,神舟飞船的返回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的标志性物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据介绍,神舟一号返回舱收藏在中国科技馆;神舟二号和三号的返回舱继续留做科学实验;神舟四号飞船的返回舱存放在中国航天博物馆;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则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18:04]

  [人民网]: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的使命是什么?航天工程技术专家介绍说,两位航天员将进行包括穿舱、工效学评价、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全面考核轨道舱设计水平,检验环境与生命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可靠性。  [17:5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六飞船正在进行第38圈飞行。  [17:0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中国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勇枝说,在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坐椅的边上,放置着两个白色的包。这就是在飞船紧急着陆时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救生包。  [16:5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看到费俊龙的顽皮表现,新闻中心里的记者不停拍照,笑声一片。  [16:3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看了聂海胜的DV,好像对拍摄的角度不太满意,又让聂海胜把摄像机尽量往远处放,然后又做了2次前滚翻,其中一次脚碰到了上方通往轨道舱的舱门。  [16:3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好像问聂海胜玩不玩,聂海胜摇了摇头。  [16:35]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放下日志,又往前做了一个前滚翻似的动作,聂海胜拿着摄像机在一旁拍摄。  [16:3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两位航天员一边看日志,一边交流。  [16:3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在座椅上方团起身体,做了一个缓慢的空翻。  [16:31]

  [人民网]:航天专家说,遨游太空的神六飞船,并非形单影只。我国研制发射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正为飞行中的神六观风测云、保驾护航。  [16:2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聂海胜向舷窗外张望,并不时拍照。  [16:15]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在看聂海胜拍摄的DV,聂海胜为费俊龙拍照。  [16:1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对着飞船内的小镜子,非常细心地刮脸。然后把剃须刀放回一个绿色的包内。  [16:1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在刮胡子。  [16:0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从飞控中心大屏幕上可以看到,费俊龙在座椅上活动了一下身体,站了起来,进行了2次穿舱,聂海胜进行地面通话,费俊龙回到座椅上,继续翻阅飞行手册。  [15:57]

  [人民网]: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热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范含林说,神舟飞船飞行过程中,向阳面舱外温度超过100摄氏度,背阳面为零下100摄氏度。神舟飞船的热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舱内温度将被自动控制在17至25摄氏度,航天员也可进行手动调节。  [15:3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进入第37圈飞行。  [15:30]

  [内蒙 人民网记者廖文根]:主着陆场首次使用了LAP-3000风廓线雷达和102米高的测风塔,大大提高了对浅层风的预报精度。在飞船返回前,还要多次施放高空探测气球,获取高空气象参数。  [15:22]

  [人民网]:吴川生说:人和人是不同的,在航天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有的人天生就具有这些功能,跟别人不一样。 对于航天生理功能先天不足的人来说,无论后天如何训练,也不可能提高。  [15:13]

  [人民网]:吴川生以超重耐力为例。航天员能承受10多个G的超重值,即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战斗机飞行员仅能承受3到5个G,普通人耐力就更差了。再如前庭功能也就是抗眩晕功能。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运行身体很好,打球能连续打一个半小时。“我去试坐训练前庭功能用的转椅,航天员上去转15分钟才算合格,我只坐了三圈、不到半分钟,就连连喊停。”  [15:10]

  [人民网]: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认为, “航天员都是天生的。”  [15:10]

  [人民网]:奥地利奥中友协华人委员会12日说,神六发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华儿女“奔小康、构和谐”的坚定信心。华人委员会决心要以“神六精神”为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15:06]

  [人民网]:在神六发射时,墨西哥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筹委会成员立即停止正在召开的理事会,通过电视观看神六发射。  [15:06]

  [人民网]: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温锦华说,中国国家领导人到了发射现场观看发射过程,这表明中国政府有信心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胸有成竹。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伦说,这次发射不但中国人关注,俄罗斯人也关注。很多俄罗斯朋友给他打电话或发文传,表达对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祝贺,使他感觉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真正感觉到中国在不断强大。  [15:06]

  [人民网]:柬埔寨《华商日报》、《柬华日报》的述评指出,“今天的中国,已非昔日的中国,神六的成功发射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15:05]

  [人民网]: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等媒体13日发表社论或出版特刊,大篇幅报道神六发射成功。  [15:05]

  [人民网]:菲律宾两家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和《商报》13日都在头版刊登神六升空的彩色照片,详细报道这一消息。一些华人团体和个人纷纷打电话和发报给中国驻菲使馆,祝贺神六升空。  [15:05]

  [人民网]:泰国6家中文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神六发射的消息、航天员照片以及相关报道。  [15:04]

  [人民网]:澳大利亚主要华侨华人团体之一的澳大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12日晚在悉尼举行座谈会,庆贺神六升空。悉尼主要中文媒体《澳洲新快报》和《澳洲新报》13日在头版头条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神六升空的喜讯。  [15:04]

  [人民网]:近日,海外中文报刊在显著位置大篇幅报道了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一些海外华人社团也以座谈会等形式庆祝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这一伟大成就。  [15:0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镜头换到了轨道舱中。  [14:5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从指控中心大屏幕可以看到,2位航天员正对着飞船内屏幕查阅飞行手册。  [14:55]

  [人民网]:龚建村说,对于空间碎片,目前的三大招术是:减缓碎片的产生;跟踪监测较大碎片从而让航天器提前规避;提高航天器防护能力。  [14:44]

  [人民网]:龚建村说,这些碎片集中在人类开展空间活动最有价值的区域里,以距离地面300公里至2000公里的范围内最为密集,并在距地面八九百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附近,以及1400公里附近达到最高值。在距地面35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以及半地球同步轨道,碎片会呈两个密集带,再往外则数量急剧下降并趋向零。  [14:44]

  [人民网]:龚建村说,介于10厘米至1厘米之间的,约有数百万个,由于既无法跟踪也难于防护,因此,被称为“危险碎片”。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提高跟踪能力和航天器的防护能力,以期从两个方向填上这条危险的鸿沟。  [14:43]

  [人民网]:龚建村说,小于1厘米的碎片据估计有数千万乃至数亿,航天器已经根本无法避免与其相撞,只能通过加强自身的防护能力来应对。  [14:43]

  [人民网]:龚建村说,人类目前只能对直径10厘米以上的碎片进行跟踪监测,这类碎片目前共有9600多个,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有能力对其进行全部监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每个碎片都进行了编号。没人能够数清空间碎片的确切数目。  [14:43]

  [人民网]:龚建村说,开展空间活动时间较长的美、俄两国,所产生的空间碎片约占总数的45%和48%,我国产生的约占1.2%。  [14:42]

  [人民网]:中国科学院空间技术与应用中心研究员龚建村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几种来源:完成任务后的卫星以及运载火箭末级直接成为空间碎片; 火箭剩余燃料、卫星高压气瓶中的剩余气体、未用完电池,都可能因为偶然的因素爆炸,而产生难以计数的空间碎片,至2003年人们共发现了170余次爆炸,将近一半的碎片因此而来; 固体火箭燃料中添加了铝粉,燃烧产生的氧化铝向空间喷射,形成太空“沙尘暴”; 用液态金属钠钾作为冷凝剂的核动力卫星,卫星失效后冷凝剂向外泄漏的小液滴产生了小碎片;航天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名副其实的太空垃圾,和平号空间站的垃圾就直接被抛向太空; 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遗弃的扳手、手套、摄像机灯等物品也成为空间碎片; 空间碎片使航天器表面材料退化、剥落,成为新的空间碎片。  [14:4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我们看到蓝色的地球上覆盖着白色的云层。  [14:3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李勇枝介绍说,这种微重力环境会使航天员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困倦等症状,对体内器官会造成影响。航天员一旦进入微重力状态,由于缺乏重力的向下吸引,全身体液会向上半身和头部转移,出现颈部静脉鼓胀,脸变得虚胖,鼻腔和鼻窦充血,鼻子不通气。而体液的转移会使航天员出现血浆容积减少,血液浓缩,导致贫血。微重力环境对于人体的肌肉、骨骼也有一定的影响。  [14:3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李勇枝说,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们个个‘武功’大增。他们可以轻松地做许多在地面很难完成甚至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如用一个指头拿大顶、随意做各种翻滚动作等。  [14:2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李勇枝说,若是在舱外,则需要用特制的出舱活动装置来帮助航天员“走动”。在缺乏重力的情况下,人身体上所有与重力有关的感受器都发生了变化。四肢已感觉不到重量,人体感觉不到头部的活动。这种异常的感觉使航天员造成定向错觉,当用手推拉航天器舱壁时,感觉不到自己是前后运动,而是会认为航天器在前后运动,自己是静止不动的。  [14:2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航天员医学监督医学保障研究室主任李勇枝说,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会有完全不同于地面的感觉。由于缺乏重力,航天员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身体是飘浮的。飞船舱内的东西,如果不用带子固定,都要飘着。航天员要想行走,只能用双手推拉舱壁来帮助身体移动。  [14:29]

  [人民网]:专家介绍说,载人航天器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因此,在应急救生上下了很大功夫,飞船上的软件有三分之一用于应急救生。应急返回又有若干种模式,飞船运行的第一、三、七天返回是一种模式,第二、四、六天是另外一种模式,还有一种就是随时返回的模式,几种模式之间的最大不同是着陆地点不同。  [14:19]

  [人民网]:专家还说,从飞船发射升空到入轨,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共有8种救生模式。前5种飞船将降落在国内;第6种飞船降落在从连云港直到出海6000公里的狭长海面上的某个点;第7种模式是飞船刚一入轨就准备返回,于第二圈在我国四川着陆;第8种则是飞船飞行一天后返回到主着陆场。逃逸塔与飞船分离前,依靠逃逸塔提供的动力;分离后,依靠飞船自身的设备返回。  [14:18]

  [人民网]:这位专家介绍说,对航天员的应急救生其实在发射前就开始了。飞船等待发射时,如果出现危害性故障,航天员有两种逃生手段,一是利用火箭上的逃逸塔逃逸,二是通过高速电梯或滑道紧急撤离。  [14:17]

  [人民网]:飞船发生故障怎么办?飞船系统应急救生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告诉记者,神舟六号制定了在轨运行时的150余种故障模式和对策,如果故障严重,飞船将随时返回。  [14:1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目前已进入第36圈飞行。  [13:59]

  [内蒙 人民网记者廖文根]:10月14日上午,担负神六返回舱回收任务的一条专用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境内,连接飞船着陆场,总长64.96公里。  [13:39]

  [人民网]:台资的玮锋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苏祥说:“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我很高兴。特别是其中的航天员有昆山人。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激发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12:52]

  [人民网]:昆山沪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南不仅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收看了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电视直播,还迅速打电话给在海峡对岸的父亲、妻子与孩子。他说:“我要把这样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与亲人们一起分享。祖国大陆拥有这样发达的科技,我感到无比高兴。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更加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强国的地位。中国积贫积弱了数百年,现在终于强大起来,没有人再敢欺负我们中国人了。”  [12:51]

  [人民网]:滬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礼淦对于神舟六号的发射,感到非常兴奋。他说:“我的父亲是湖北人,外婆是苏州人,与这次上天的两名航天员都有关系。我期盼着两位老乡凯旋!”  [12:50]

  [人民网]:江苏昆山的台商吴礼淦收看电视直播的神六发射后,又连续收看了5遍重播。他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神舟六号感到骄傲和自豪。”  [12:5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六飞船正在进行第35圈飞行。  [12:31]

  [人民网]:都亨说,近年来空间碎片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仅10厘米以上碎片,平均每年净增200个。科学家估计,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100年后,空间碎片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一个数量级,数百年后航天器将无法在空间生存。  [12:24]

  [人民网]:都亨说,20世纪80年代,空间碎片的威胁受到关注,当时曾有科学家估计,如果任其发展,再过数十年将会发生“雪崩效应”。都亨对此进行解释,“空间碎片数量过多,相互之间撞击的频率增大,从而产生更多的碎片,这个过程循环下去,就像滚雪球一样,十分可怕。”  [12:23]

  [人民网]:都亨说,体积较大的空间碎片,即使在寿命到期的时候,依然会对人类构成威胁。1997年1月22日,一个火箭的燃料储罐再入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陨落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1978年1月24日,前苏联带有核动力的雷达卫星在加拿大西北上空解体,500多块带有放射性的碎片,撒落在800公里长的地带上,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12:22]

  [人民网]:都亨说,较大碎片撞击会使航天器破裂、爆炸、结构解体,中国科学院空间技术与应用中心研究员龚建村介绍,这种撞击在目前的概率极小,一旦撞上将是灾难性的。  [12:19]

  [人民网]:都亨说,碎片撞击的相对速度是平均每秒10公里,最高时达每秒16公里。各种尺寸的碎片都会对航天器造成危害,微小碎片累积效应会改变元器件的性能,撞击产生的等离子体会破坏航天器供电系统,如今,数以亿计的微小碎片已经成为影响航天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12:18]

  [人民网]:都亨说,一个仅10克重的空间碎片的太空撞击能量,不亚于一辆以每小时100公里速度行驶的小汽车所产生的撞击能量。据估计,如果不加防治,再过百年,空间碎片将使太空变得无法使用,太空探索可能因此而止步。太空将有可能无法使用。  [12:17]

  [人民网]: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公布的图片清晰显示,和平号陨落前已经被空间碎片撞得千疮百孔。  [12:16]

  [人民网]: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统计,因碎片撞击,航天飞机平均每次飞行要更换1.41块舷窗,航天员有时透过舷窗可以看到空间碎片飘移而过。1999年6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飞行10天返回地面,共发现64处撞击痕迹。  [12:15]

  [人民网]:中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首席科学家都亨介绍,自1957年前苏联把全世界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48年的时间,人类的空间活动共制造了数以亿计的空间碎片(也叫太空垃圾)。太空,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  [12:1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建成后,在我国的历次神舟号飞行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每次任务时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所在。  [12:0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北京是中央所在地,是载人航天工程领导机关和主要业务部门集中的地方,也是空间设施研制、使用单位和航天医学研究、保障单位的集中地。飞控中心建在北京,既有利于综合利用这些单位的技术力量对任务进行技术支持,更有利于高层领导的决策和协调。此外,利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刚刚起步的时机,一步到位建成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不但体现技术进步,顺应了发展趋势,还避免了将来的重复建设。  [12:0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最初,负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提出,在北京新建专门用于载人航天任务的指挥控制中心。围绕这一建议,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当时有人主张改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也有人主张扩建北京指挥所。一番争论后,才最终确定了这个研究所的方案,新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12:00]

  [CCTV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现在正在进行第34圈飞行。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在历次”神舟”号飞行任务中发挥着“神经中枢”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个中心却非常年轻,只是9年前,也就是1996年才建成的。  [11:56]

  [人民网]: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在载人航天飞行初期,都没有建设专门的指挥控制中心,但是,随着任务的拓展,美国从“双子星座计划”开始,新建了休斯顿“任务控制中心”;而前苏联则在“联盟”号任务时,建设了位于莫斯科近郊的“飞行控制中心”,并且两个中心都选择建在靠近决策集团和技术支持单位的地方。  [11:55]

  [人民网]:“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又一次为世界所瞩目。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控制枢纽,载人航天飞控中心为何选址北京?  [11:5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从南太平洋上空飞过,费俊龙惬意地半躺在座位上向舷窗外张望。  [11:46]

  [人民网]:飞行中的医保很关键,航天员在太空越长,发病率也越高,必须定时监测他们的生理反应,对可能发生的疾病提出防治方案,合理安排饮食,起居和工作,保证7-8小时的睡眠。航天员还得坚持体育锻炼,来预防和治疗航天疾病,常用的锻炼器材有跑台、健身自行车等。飞行后的医保工作是对航天员进行着陆现场医学处理,送回驻地进行检疫和体检,合理安排生活和日常活动,加速适应地面环境,未发现异常或疾病,便可转入日常医保工作。  [11:45]

  [人民网]:飞行中的医学监督难度大,主要靠遥测、航天员的自测与互测和通讯系统传送医学信息和数据。航天医师通过地面站的医监台,监视从太空发回的各种数据,并通过电视与航天员直接对话,对其身体状况作出综合性的判断和预测,同时航天员还要定期向地面汇报身体状况。飞行监督的目的总的来说是决定航天员能否继续飞行。飞行后的医学监督主要是进行检疫监督、康复监督等。  [11:44]

  [人民网]:医学监督主要用来监护航天员在航天全过程中的健康状况,监督涉及航天员健康和安全的设备的运行情况等。它一般分为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三个阶段,飞行前尤其是训练时期的监督,主要是了解与掌握航天员心理与健康状况、生理变化特点与规律以及航天员的各种表现等,同时在即将飞行前,还要对航天员和各种物品、装备进行全面医检。  [11:44]

  [人民网]:在载人航天的全过程中,航天专家们要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确保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提高其工作效率,帮助航天员圆满完成航天任务。  [11:44]

  [人民网]:太空环境极其恶劣,各种环境因素都可能对航天员的健康带来危害。那么在茫茫太空中,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如何才能保障呢?  [11:4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刚才,费俊龙在返回舱内打开一个文件包,向地面控制中心展示搭载物品。  [11:25]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从中国南海上空飞过。  [11:2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两名航天员均在返回舱内开展工作。    [11:1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在返回舱内向摄像头挥手致意。  [11:1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于志坚说,第五大特点是经济效益高。在设备的设计上采用多功能、多用途,比如共用天线、共用通信信道等等。仅此一项便可节省上亿元的经费投入。  [11:0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于志坚说,第三大特点是规模大。我国S波段测控网是由陆基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以及车载测控站和北京、西安、酒泉三大中心共同组成的遍布全国和可航行于三大洋的庞大的航天测控网。  [11:0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于志坚说,第三大特点是一网多用。我国的S波段测控网不仅可以满足载人航天的要求,同时也可完成对近地卫星以及同步卫星的测控,并且采用新的设计标准,为与国际联网创造了先决条件。  [11:0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于志坚说,第二大特点是体制新。国外的S波段功能单一,而我国则把测控和天地通信综合为一体,这在设计体制上是一大创新。这种创新,一体两用,化繁为简,既节省了设备,又消除了测控与通信之间的矛盾。  [11:0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于志坚说,支持“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我国新型航天测控网第一大特点是功能全。我国要建的S波段测控网具有精密跟踪、测距、测速、对飞行器遥控、遥测、双向话音及下行图像传输的功能,和国外同类网相比,我国的S波段网测量元素多,精度高,因而用途更加广泛。用途多就意味着节约实用。  [11:0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评价S波段航天测控网评的5大优势:功能全、体制新、一网多用、规模大、经济效益高。  [10:58]

  [人民网]: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学,建成了航天重力生理学、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环控生保集成实验系统、航天员选拔训练中心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    [10:46]

  [人民网]:潘厚任说,飞船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要求航天员除了身体的生理要保持良好状态外,心理素质也要好,在紧急情况下不仅要不慌不忙,还要能操作飞船上的设备。另外,这时航天员相互间的团结协作对确保安全也很重要。  [10:36]

  [人民网]:潘厚任说,黑障区是指当飞船离地80公里到40公里这段范围里,无线电通信中断。飞船上发生什么情况地面无法知道,因此这个阶段是最紧张的,甚至比发射时还要紧张。  [10:35]

  [人民网]:潘厚任说,当飞船返回再入大气层时,进入大气层的角度十分关键,如果载入角度不好,就会像打水漂一样漂出去。同时,当冲进大气层的时候,由于飞船返回时的速度很快,跟大气层的摩擦产生的温度达到1600多度,而飞船内要保持20多度的温度,否则人要被烧死。所以这个环节很关键。  [10:35]

  [人民网]:潘厚任说,发射段是指运载火箭点火工作的动力飞行阶段。由于飞行环境条件恶劣,故障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为了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这一阶段,飞船上数据管理分系统的逃逸救生程控部分、应急救生分系统的逃逸程控器及GNC分系统,都处于逃逸救生的待命值班状态,8种预定的救生模式随着飞行时间或飞行状态或飞行轨道参数进行切换,以保证一旦发生故障立即进入相应的应急救生程序。  [10:34]

  [人民网]:潘厚任说,载人航天飞船从发射到返回,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发射段、再入大气层、黑障区。  [10:33]

  [人民网]: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计划的制定者之一、中国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研究员潘厚任说,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中,发射和返回是最关键、风险最大的环节。  [10:3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孙宝升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测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了明显改善,自动化检测水平大幅提高,遇到故障可以快速自动切换到没有问题的器件上,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从国外测控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透明工作方式以及减少测控站人员和规模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国外还出现了一些无人值守的测控站。  [10:2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孙宝升介绍说,此外,采用透明传输工作方式,能够加强飞控中心实时掌握飞船和航天员状况的能力,加快故障判断、指挥决策和指令发送的速度,而且可以适应多星测控任务的要求,做到一网多用,一举多得。  [10:2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孙宝升说,选择透明工作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载人航天任务要求有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而减少中间环节本身就意味着速度的提高。二是因为载人航天工程需要各系统专家的共同决策,把所有数据汇集到一个中心,有利于专家们共同决策。  [10:2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孙宝升说,这种工作模式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飞控中心可以直接对航天器进行监控,测控站只起沟通天地信道的作用。  [10:2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孙宝升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采用的透明传输工作方式是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而出现的。  [10:21]

  [人民网]: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说,机器人在航天中永远无法取代人的作用。航天员在航天中不仅要充当驾驶员、维修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还要充当科学家、实验员。  [10:1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已经在太空飞行超过48小时。  [10:1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正在与地面人员通话,并向摄像头挥手致意。  [10:1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李勇枝说,在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上航天员曾享受过太空淋浴,就是航天员在一个大的圆形淋浴筒里洗浴。淋浴时,航天员把脚固定在地板上,将淋浴桶的盖子盖好,防止水洒到筒外。但由于这套设备体积很大,在以后的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不再使用。  [10:1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李勇枝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装备有一种太空马桶,有独立的尿液分离器,可将尿和粪便分开处理。马桶上的气流导引装置,解决了失重条件下人体排泄的困难。  [10:0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李勇枝说,为了解决航天员在太空的‘方便’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特殊的马桶——‘抽气马桶’。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水不会往下流,所以用气流将大小便带走。但是在使用‘抽气马桶’时,身体一定要跟马桶的边缘贴紧,使马桶内完全密封,否则里面的气流就无法将粪便带走。  [10:0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航天员医学监督医学保障研究室主任李勇枝说,航天员在太空也要讲究个人卫生。 在太空中处理个人清洁,需要借助特殊的设施和运用一些技巧,比如刷牙时,牙膏泡沫很容易飘浮起来,水珠也会在舱内飞飘,所以刷牙时要把泡沫和刷牙后的废水吐到卫生纸或毛巾上。  [10:0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现在正在进行第33圈飞行。  [10:00]

  [人民网]:天地通信中有两个非常直观的部分:话音通信和图像通信。也是由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通信总体研究室提供技术支持的。  [09:47]

  [人民网]:也就是说载人航天工程的测控需要到哪里,通信就会跟进到哪里。而在着陆场系统,为了保证返回指令的正确注入、航天员着陆后与北京中心的联系、以及清晰流畅快速地将航天员出舱的图像传回北京中心,通信室也做了大量工作。对这两个系统来说,离开通信,拥有再先进的设备,都是不能有所作为的。  [09:4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两名宇航员现在全都回到返回舱内,向窗外瞭望。  [09:42]

  [人民网]:据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通信总体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有七大系统,其中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的通信分系统都由这个研究室来承担。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由成千上万台套设备构成的天地互联的庞大网络系统,必须构建一个陆海空天一体化的立体通信网,将测控通信系统9站4船3中心的成千上万台套的设备互联沟通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实现测量、控制和通信能力的规模庞大的支持保障网络;测控网进行了全球布站,使得通信网也要保证让全球互联。  [09:41]

  [人民网]:“神六”飞船任务期间,振奋人心的天地通话是怎样实现的,宇航员在飞船内部的活动是通过什么手段对飞船和航天员实时测控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通信总体研究室就是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通信网在天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形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神经网络,把天上地下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09:3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现在正在向舷窗外瞭望。  [09:3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正在轨道舱内把玩圆珠笔,让圆珠笔在空中自由飘浮翻滚。  [09:36]

  [人民网]:陈同祥说,在我国研制神舟飞船之初,俄罗斯类似的技术处于保密状态,我国科研人员完全凭借自己的智慧攻关而成,并在神舟一号至五号上获得了成功。  [09:28]

  [人民网]:陈同祥说,实现返回舱密封可靠的一个难点是舷窗的防热。返回舱上有两个舷窗,是航天员的观察窗口,为了保证透光性,只能采用玻璃作为结构材料。课题组突破异质材料部位的局部防热技术、热密封技术、舷窗玻璃空间污染与防热、密封结构的地面鉴定检验技术等四项技术难点,采用三层玻璃设计解决了密封与防热的双重任务。  [09:28]

  [人民网]:陈同祥说,返回舱上较大的开口有近40个,轨道舱有20个左右。设计师通过论证和计算,对每个密封开口的表面粗糙度等各种指标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研制了短到直径8毫米,长到8米多的各种密封圈。全船的235个密封圈经过模拟各种恶劣环境的试验,被证明安全可靠、在太空无有害气体逸出,满足载人航天的要求。  [09:24]

  [人民网]:陈同祥介绍说,飞船密封面临两大考验。在太空高真空环境中,大气压力为零。人已经习惯地面的一个大气压力,所以返回舱和轨道舱需要提供类似地面的压力环境。此时,舱内舱外的压力差达到一个大气压,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力。密封如果不好,将会在压力下失效。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摩擦产生数千摄氏度高温,密封部件必须能够防热。  [09:2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碎片预报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提供24小时比较准确的预报和未来三天的初步预报,神六的飞行是安全的。  [09:2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为迎接飞船返回,此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备有11个应急着陆场。  [09:1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据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热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范含林介绍,飞船飞行过程中,向阳面舱外温度超过100摄氏度,背阳面为-100摄氏度。 神舟飞船舱内的热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舱内温度将被自动控制在17至25摄氏度,航天员也可进行手动调节。  [09:1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说,航天员天生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航天生理功能,能承受10多个G的超重值,即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战斗机飞行员仅能承受3到5个G。   [09:1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说,神六开启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环境实验。     [09:0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说,我国创建了一套具有中国航天测控特色的轨道确定算法,精度完全满足神六飞船对测控的要求。  [09:0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对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一次综合检验。未来我国要开发中继卫星、航天器空间对接等技术,实现“嫦娥奔月”。  [08:5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据专家介绍,普通天文爱好者看到神六的可能性不大。  [08:4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行进入第三天,飞船各分系统的可靠性继续经受考验,两名航天员继续轮流工作和休息。  [08:4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正在阅读飞行手册,现在舷窗外面是白天。  [08:1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进入第32圈飞行,现在正飞行在祖国上空。 [08:00]

  [人民网]:荷兰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团旅荷华侨总会会长胡永央说,他从电视屏幕上见证了神舟六号升空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在荷兰生活的华侨华人都感到十分欢欣鼓舞,祝愿祖国今后在载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领域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07:53]

  [人民网]:在匈牙利,华侨华人代表12日在布达佩斯中国商城举行庆祝会,热烈欢庆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大家有的即席赋诗,有的引吭高歌,更有情不自禁翩翩起舞者,自豪和喜悦之情荡漾在每个人脸上。 [07:52]

  [人民网]:在罗马尼亚,旅罗福建同乡会、青田同乡会、河南华商联合会等团体的负责人纷纷向记者描述自己的激动之情,“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场面真是让人激动,我们身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的心都飞起来了”。 [07:52]

  [人民网]:喀麦隆华侨华人工商总会、华侨华人商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组织的负责人12日表示,神舟六号成功飞天,反映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07:51]

  [人民网]:西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尼日利亚中国商贸企业协会等团体表示,“祖国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坚强后盾,看到祖国的强大我们心中无比自豪”。 [07:50]

  [人民网]: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主席吴昌茂和89个社团的全体成员12日在悉尼举行仪式,热烈祝贺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吴昌茂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正值世界瞩目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圆满闭幕之际,可谓是中国航天科学家送给全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侨华人的一大贺礼! [07:50]

  [人民网]:澳大利亚主流华文报纸《澳洲·新快报》12日编发彩色号外,将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特大喜讯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形式传达给悉尼的华侨华人,与大家一道分享这激动人心的大好消息。 [07:49]

  [人民网]:泰华报人基金会主席、泰国侨领郑伊梨女士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升空,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再次圆了中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 [07:48]

  [人民网]: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秘书长任兴亮12日表示,该会与千百万海外华侨华人一起,以无比喜悦的心情热烈祝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他说,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又一伟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登上了历史性的高峰。 [07:48]

  [人民网]: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在发给中国科学院的贺信中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使得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获得进一步提升,我们这些在国外学习的莘莘学子最能深刻感受到祖国强大带给我们的荣耀。我们一定要向祖国的科学家们学习,更加勤奋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07:47]

  [人民网]: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会长李光哲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包括留日学人在内的全世界华侨华人无不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有着千年“飞天”梦想的中国人再次造访浩瀚太空,再一次证实了祖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力的日益强大,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 [07:4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朱民才说,神舟六号预计将在第61圈进行第二次轨道维持。 [07:15]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朱民才介绍说,今天清晨的轨道维持将飞船抬高了800米。 [07:1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虽然我们在大屏幕上看不到飞船的情况,但根据专家介绍,此时航天员应该正在吃早餐。 [07:12]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飞船已经进入第31圈的飞行。  [06:3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目前飞船正飞行在中国上空,航天员费俊龙拿着摄像机在玄窗边拍摄。  [06:2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飞船又进入了平稳的飞行状态。费俊龙一人留在返回舱里,聂海胜应该在轨道舱里。  [06:2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随后,远望三号测量船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这次轨控取得圆满成功。  [06:09]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由于在太空中已经飞行了30圈,受到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逐渐下降,为确保正常运行,故需要实施轨道维持。  [06:0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北京时间5时56分左右,飞船上装载的发动机按程序成功启动,飞船进行轨道维持。  [06:0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将摄像机递给聂海胜,自己则再次升到轨道舱里。  [06:0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两位航天员都躺在返回舱的座椅上,手里拿着手册,还时不时进行交流。[05:55]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此时飞行在南大西洋上空。 [05:5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现在是神六的第30圈飞行。[05:0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费俊龙又一次在短时间内进出轨道舱,回到返回舱后,用手将舱门轻轻推回。然后蜷坐在座位上,又开始看日志。[04:55]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从屏幕上,记者看到费俊龙和聂海胜都在返回舱里。费俊龙解开腰上的束缚带,从头上打开的舱门熟练地进入了轨道舱,大约1分钟以后,他又回到了返回舱。  [04:2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飞船现在进行第29圈飞行,正在飞越阿根廷上空。  [04:0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从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两位航天员都在返回舱里,并且都在认真地看手册,还不时进行交流。  [03:18]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神舟六号又开始飞越中国上空。[03:1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2时54分,神舟六号飞越马达加斯加。这是神六第28圈飞行。  [02:57]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据介绍,远望三号海上测量船(南大西洋)目前的海况很好,东南风5-6级,能见度10-15公里,涌浪2-3.5米。远望三号是海上测控的指挥部,在那里可以了解到各条测控船上的反馈信息。但目前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所处海域海况很差。  [02:21]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聂海胜将左手从工作服中褪出来,套上血压仪,开始量血压。  [01:46]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从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聂海胜一边对着话筒说话,一边在仪表上用手操作,时而翻一下手册。  [01:43]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目前飞船正在中国上空,即将飞越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是神六第27圈飞行。  [01:10]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同时,中国航天员中心监视和指导着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飞船应用系统实时地监测和处理飞船下传的空间科学试验数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每隔7.5小时提供一次实时的空间环境预报…… [00:04]

  [人民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组]:13日刚刚结束,在这一天里,来自各大系统的飞行控制人员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不断计算飞船轨道;处理各种测控数据;将下一步的飞行方案准备好;指导航天员工作等等。这一天,他们共向飞船进行了5次数据注入,大概每隔3圈注入一次。每次注入都对以前的导航、飞控程序、自主返回参数等进行重新覆盖,使飞船始终按照最新最准确的数据飞行。 [00:02]



共找到19,245 个相关网页.




■ 精彩图片新闻 ■ 热门国内 新闻推荐

·辽宁发射21枚火箭催雪 沈阳降今冬第1场雪(图)
·北京将高效利用土地 地铁沿线拟建新经济适用房
·多项新规今实施带来深刻影响 禁止性骚扰首入法
·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大型征集活动
·实话实说征集创新梦 怎么看刘翔家获评五好家庭
·上海天价手机号码炒到16万元 号虫操纵市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两岸看神舟:台湾民众热切关注神六(组图)(10/14 23:02)
  • 两岸看神舟:台湾民众热切关注神六(组图)(10/14 22:57)
  • 合众社:'神六'彰显中国长远而务实的空间计划(10/14 21:39)
  • 北京市民凌晨拍下神六真容:尺寸如苹果 发暖光(10/14 19:20)
  • 北京市民用数码照相机拍下了神六真容(10/14 16:35)
  • 央视《面对面》专访神六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10/14 19:11)
  • 视频:神六返回地点实地考察(10/14 18:45)
  • 视频:香港特首祝贺神六发射成功(10/14 18:39)
  • 神六飞船正在进行第39圈飞行(10/14 18:39)
  • 视频:经济专家讲谈“神六经济”及其社会意义(10/14 18:36)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