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上午9时,“神六”已经飞行了48个小时。费俊龙和聂海胜已经吃了几顿饭,今天,他们的“拉撒”问题受到“考验”。
小便容易大便难
国际宇航科学学院院士贾司光教授向记者介绍,在太空排大便是一个非常吃力并且耗时的过程。
贾教授解释说,由于船舱内处于相当奇特的环境,而且在微重力的条件下航天员体内的肠子很可能漂浮着,内脏并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工作,航天员在排大便时也许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很多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宇航员从中间舱的厕所里出来时,常常喃喃自语:“又失败了。”
据了解,飞船中使用特制的“抽风”马桶,排泄物通过特殊处理后,会被自动密封起来。
“相比而言,小便并不是特别困难。”贾教授说,“当需要时,航天员使用专用的小便收集器就可以‘解决’了。”否则,小便如果在舱内飞溅开来,会引起舱内污染和电线短路。
准备泻药以备不时之需
贾教授告诉记者,航天食品干净无菌,残渣少,易于吸收,产生的排泄物也较少,不会导致航天员泻肚。
同时,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肠胃蠕动缓慢,为了防止他们在“方便”时遇到便秘的困扰,工作人员特别为航天员准备了泻药,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航天员在地面时,模仿在天上的排泄姿势进行过多次训练,所以,“拉撒”这一难关难不倒他们。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