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钺 摄影报道)一个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的小村,为了赶时髦,竟拿出村集体近20万元巨款,盖起了一座漂亮气派的文化室,只可惜文化室只热闹了一阵子,就归于沉寂。如今的文化室已沦为一座破败楼房,成了村民们的心病。
18日上午,记者正在海口新大洲大道采访时,突然被两个骑自行车的男子拦住,要求记者到他们村里去看看,声称他们村有一座造价高达约20万元的文化室如今成了空壳,村民血汗钱如同丢在水里。
在两位男子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新大洲大道边的海口礼文村,在路边一块空地上,记者见到一座气派的二层小洋楼,只可惜该楼四周窗户尽失,二楼廊沿上原铝合金封闭的窗台已窗口大开,楼上楼下灯具尽毁,铁栅栏门已呈腐烂之态。记者在该楼门楣上见到文化室和娱乐室的招牌,但大门紧锁,室内堆满烂木板和杂物。一楼走廊上还有几堆牛屎,文化室早已名存实亡。
见有记者来采访,正在附近田里收割水稻的村民纷纷跑上田埂,七嘴八舌地向记者介绍这栋已弃多年的文化室的来历。一位姓黄的村民告诉记者,这座漂亮的二层楼房,是1995年建成的,当时村委会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花掉近20万元的村民土地提留款。原想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哪知道愿望与现实脱节,因该村常住人口仅有120多人,来文化室娱乐的人少之又少,开张仅数月,文化室再没有人光顾了,久而久之,原本装璜一新的文化室就被小偷们拆卸一空,先时村集体还拿出几千元来维修,后来修一次就被偷一次,只好不了了之。如今成了这副模样,村民每天从此路过心里都不是滋味。
记者原本打算采访当初建文化室的决策者们,谁知一打听,村委会早已是昨日黄花,因为该村目前只是个自然村,几年前并入附近一个居委会,原先的村委会已不存在。村民们对记者说,这都是当时头脑发热,赶时髦造成的后果,现在礼文村四周都在搞开发,希望有人将此楼租过去,否则天长日久又无人管理,村民们自掏腰包所建的小洋楼真要打水漂了。
转自搜狐